首页> 中文学位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出血症及趋化因子LECT2基因的研究
【6h】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出血症及趋化因子LECT2基因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学以及分子克隆技术对2007年浙江宁海凫溪香鱼养殖场爆发的细菌性出血症进行了病原鉴定、对患病香鱼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克隆了趋化因子LECT2基因,并对LECT2基因的结构组成、器官或组织表达特异性、原核表达等方面的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患出血症的病鱼体腔液分离得到一株ayu-ah0201分离物,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鞭毛。对蔗糖、阿拉伯糖、七叶苷、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呈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呈阴性。可利用葡萄糖产酸产气。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分离菌ayu-ah020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聚在一簇,与嗜水气单胞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6%~99.7%,与其它相关气单胞菌属成员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小于98.9%。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通过致病性回归试验,发现其有较高的致病性。感染的香鱼均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并从病鱼体内再次分离到理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与原菌株相同的菌株,表明分离物ayu-ah0201能引起香鱼出血症,并可能是此次浙江宁海凫溪香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2.对患病香鱼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以及对其眼、肝、脾、肾、肠、鳃、心等器官或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以及部分组织电镜观察,发现香鱼鳃、脾脏、肝脏和肠是细菌重要的靶器官,细菌入侵使这些细胞出现肿胀,溶解坏死等炎症表现。病鱼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较健康香鱼显著减少(P<0.05),白细胞显著增加(P<0.05),血清酶酶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镜观察发现肝脏组织细胞发生了脂肪变性、水变性,其中线粒体部分发生髓样变性等,严重破坏胞器的正常结构以及自身的生理机能。在患病香鱼脾脏组织中发现大量长约2μm、宽约0.5μm的细菌,脾脏细胞损伤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脊消失、溶酶体增多,细胞间隙增大。
   3.香鱼LECT2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565 bp,包含46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1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17.0 kDa)。cDNA序列在34~36 nt有典型的ATG起始密码子,其中5’端非翻译区(5’UTR) 长32bp,3’端非编码区长64bp,在529~534nt有脊椎动物典型的加尾信号AATAAA信号,poly (A) 尾巴出现在AATAAA 信号下游13nt位置。从推导的香鱼LECT2氨基酸序列(156 aa),它是由包括信号肽和前体肽两部分组成,并含有四个半胱氨酸,形成2个二硫键。序列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LECT2成熟肽的同源性在47%~77%,其中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相似性最高。
   4.在患病香鱼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脑、肠道等6种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检测到LECT2 mRNA。但各器官、组织中LECT2阳性信号强度差异较明显,其中肝脏信号最强,脾脏和肾脏中较弱些,而心脏、脑、鳃中信号最弱。香鱼在浓度1×106CFU/mL嗜水气单胞菌持续侵染12h,24h,36h条件下,肝脏中LECT2的表达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表达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其中在侵染24h的时候表达量到最高,36 h的时候其表达量又有所降低。
   5.根据克隆的香鱼LECT2基因的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其成熟肽片段。重组至融合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成香鱼LECT2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ET-22b/ LECT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用IPTG进行诱导。SDS-PAGE电泳显示在17 kDa处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出现,Western-blot检测表明已经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该实验结果为开展免疫组化实验及进一步研究LECT2的功能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