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建县域“山水型”养老模式研究——以宁波市宁海县为例
【6h】

构建县域“山水型”养老模式研究——以宁波市宁海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综述

1.3实践意义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2“山水型”养老新模式提出的背景

2.1传统城市养老模式现状

2.2城市养老模式的内在矛盾

2.3养老市场有需求和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后致富的群体

3“山水型”养老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3.1“山水型”养老模式相关概念及特征

3.2场所性的健康促进理论

3.3资源配置理论

4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的实践

4.1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的措施

4.2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的效果

4.3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的经验启示

5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5.1缺乏整体性工作合力

5.2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大

5.3养生养老专业化程度不高

5.4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6完善“山水型”养老模式的措施

6.1增强养老工作合力

6.2提升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支付能力

6.3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素质

6.4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6.5提升养老服务层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加速,老年人空巢率也明显上升,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银发族”对养老的需求和服务的提升期望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已开始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尝试结合县域实际情况,依托优异的生态资源和长三角南翼的地理优势,发挥大中城市养老需求大、小城镇生态资源丰富两方面优势,探索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为同类型地区养老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文章第一部分以“山水型”养老模式提出的背景开篇,分三个部分介绍。首先分析了传统城市养老模式的现状: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功能有所弱化、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福利机构养老模式供不应求、社区养老型模式仍很不成熟。其次分析了城市养老模式的内在矛盾:城市中心区养老压力与用地紧张的矛盾、城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提升趋势与老年人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老年人生态需要与城市空间局限的矛盾、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与现有养老模式的矛盾。最后,分析了城市老年群体的养老支付能力。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山水型”养老模式的背景。第三部分分析了“山水型”养老模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文章第四部分介绍了浙江省宁海县构建“山水型”养老基地的具体实践:以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化的管理助推“生态休闲养老”产业发展。文章第五部分分析了构建“山水型”养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准备不足,尚未形成养老工作合力。二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缺口大。三是养生养老专业化程度不高。四是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文章第六部分提出了完善“山水型”养老模式的措施。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养老工作合力。二是提升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支付能力。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养老队伍素质。四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五是提升养老服务层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