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
【6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临床分组

1.3实验流程

1.4量表

1.5试剂和器材

2方法

2.1临床资料收集

2.2实验标本采集与保存

2.3量表及疗效评定

2.4血清VEGF测定

2.5 VEGF基因多态性检测

2.6统计数据方法

3结果

3.1临床资料统计

3.2实验组临床资料与VEGF的关系

3.3实验组与对照组VEGF比较

3.4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HAMD变化

3.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3.6首发、复发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变化

3.7首发组、复发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3.8 Hardy—Weinberge 遗传平衡检验

3.9实验组与对照组VEGF基因多态性比较

3.10基因多态性与VEGF浓度的关系比较

3.1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比较

4讨论

4.1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VEGF比较

4.2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4.3 VEGF基因多态性与VEGF表达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关系

5存在的不足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血管生长因子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疗效相关性。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各120例) VEGF的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中88例抑郁症患者药物(SSRIs)治疗前、第4周、第8周及6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 VEGF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用来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血清 V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38),用药后有升高趋势,第8周时血清VEGF水平与实验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第8周 HAMD总分渐减并均显著低于实验初(P均<0.001);第4周血清 VEGF增加率和HAMD减分率无关(P=0.839),第8周血清 VEGF增加率和HAMD减分率呈显著正相关(P=0.032);首发组第4周血清 VEGF水平较实验初显著升高(P=0.001),而复发组无显著性差异(P=0.347);首发组第8周血清 VEGF水平无显著变化(P=0.065),而复发组显著升高(P=0.001);复发组第4周血清VEGF水平较实验初无显著性变化(P=0.347);第8周血清 VEGF水平较实验初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首发组、复发组第4周、第8周血清 VEGF增加率和HAMD减分率均无关(R=0.207,P=0.184;R=0.031,P=0.786;R=-0.083,P=0.596;R=-0.109,P=0.346);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位点+405C/G和+1416T/A处的等位基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OR=1.5;P=0.032,OR=1.6)。
  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 VE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VEGF水平可能是潜在的疗效指标,等位基因 C(+405C/G)和等位基因 T(+1416A/T)可能为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