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时代”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研究
【6h】

“微时代”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绪论

1.1研究现状

1.2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微时代”与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概述

2.1“微时代”的相关概念

2.2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相关概念

3“微时代”对党把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影响

3.1“微时代”为党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新的契机

3.2“微时代”为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新的挑战

4“微时代”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4.1“微时代”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理论依据

4.2“微时代”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意义

5“微时代”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5.1“微时代”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5.2“微时代”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策略

6结语

参考文献

在 学 研 究 成 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之争,不仅仅是观点之争、理论之争,更是道路之争、命运之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巩固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然而,“微时代”的到来,既为党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新的契机,也使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面临挑战。“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要特点有主体的平等性与大众化;信息的微型化与简明性;信息的实时性与流动性;参与的互动性与共享性。“微时代”信息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友方式、行为方式,这对党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既带来了契机,有利于党的意识形态引领舆论方向,拉近了党的意识形态与受众的距离,增添了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的吸引力,扩展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创新了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的新方法。“微时代”也为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带来了新的挑战,“微时代”消解了意识形态主体的权威地位,改变了意识形态受众的价值观念,加剧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传播,重构了意识形态宣传的政治环境。
  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面临严峻的时代挑战,我们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加强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思想,增强党加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党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有益启示,从而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保障马克思主义前途命运。“微时代”党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建设应坚持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原则,努力推动理论创新的原则,线上线下互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重视“微”平台,提高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高度;规范“微”平台,发挥意识形态主体的把关作用;利用“微”平台,畅通意识形态受众的民意渠道;借助“微”平台,增强意识形态宣传的吸引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