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羞怯的调节作用
【6h】

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羞怯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自我同一性

1.2网络社交互动

1.3羞怯

2问题提出

2.1以往研究的启示

2.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3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3研究一: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自我同一性、羞怯的调查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小结与讨论

4研究二:羞怯在初中生网络自我呈现和自我同一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4.1研究目的

4.2研究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4.4小结与讨论

5综合讨论

5.1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网络自我呈现、自我同一性、羞怯的特点和教育启示

5.2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网络自我呈现、羞怯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启示

5.3羞怯在初中生网络自我呈现和自我同一性之间的调节作用及教育启示

5.4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少年社交媒体基本使用情况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初中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时期的起始阶段,网络社交互动作为信息时代一个客观存在已经悄然在对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影响。基于网络社交互动的特点,青少年开始利用互联网媒体进行同一性实验(online identity experiment),用于建构自我或重构自我。在对青少年诸多的网络社交互动行为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自我呈现来进行同一性实验,故本文一方面研究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的基本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从青少年同一性实验的行为之一——网络自我呈现切入进行研究。
  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认为在青少年的同一性实验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中存在调节变量。本人是初中教师,在近10年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感觉到不同的羞怯水平和自我同一性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基于这样的经验和猜测,我决定探讨羞怯作为一种个体内部因素在同一性实验与自我同一性发展之间的调节作用。
  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以下研究内容:(1)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网络自我呈现、自我同一性、羞怯等的特点。(2)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网络自我呈现、自我同一性、羞怯之间的关系。(3)羞怯在初中生网络自我呈现和自我同一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使用 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基于父母的控制和学业的压力,虽然初中生整体有较强的网络社交互动的愿望,但实际网络社交互动的时间并不长,频率并不高。在网络自我呈现策略上,初中女生更倾向于积极自我呈现,而男生更倾向于真实自我呈现。
  2.初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地位度数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F地位(权威接纳地位)和俞瑞康(2004)的研究相比,比例有所下降。自我同一性发展非线性发展,属于螺旋式发展,较为复杂。基于学业的压力会导致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延后。
  3.初中生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中的使用强度和自我同一性中的过去的危机呈现负向显著相关,网络社交互动基本使用情况中的使用广度和自我同一性中的过去的危机呈现正向显著相关。初中生网络自我呈现策略中的真实自我呈现和自我同一性中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现在的自我投入之间均存在正向显著相关。初中生的羞怯总分和自我同一性中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现在的自我投入均呈现负向显著相关。
  4.羞怯在初中生网络自我呈现策略中的真实自我呈现与自我同一性中的过去的危机之间起调节作用,低的羞怯水平与高的网络真实自我呈现相结合预测最高水平的自我同一性过去的危机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