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思考
【6h】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的法理基础

1.1 空难救援的性质

1.1.1 空难事故的分类

1.1.2 空难救援的特点

1.2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的基本法律原则

1.2.1 不干涉内政原则

1.2.2 人权优先原则

2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的法律现状

2.1 空难救援主体的法律地位

2.1.1 空难救援主体的产生及分类

2.1.2 空难救援主体的作用

2.2 有关空难救援的国际条约

2.2.1 海上救援合作的国际条约

2.2.2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3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3.1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3.1.1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立法不足

3.1.2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的缺失

3.1.3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监督机制的缺失

3.2 空难救援主导国相关法律问题

3.2.1 主导国确定标准单一

3.2.2 主导国工作缺乏法律指导

3.3 空难救援在政治阻力中的法律困境

3.3.1 空难调查制度的不足

3.3.2 国家军事实力对空难救援的影响

3.3.3 不当救援对国家主权的潜在威胁

4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制度完善

4.1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体系的构建

4.1.1 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立法完善

4.1.2 空难救援协调机制的规整

4.1.3 空难救援监督主体的认定

4.2 空难救援主导国地位的法律保障

4.2.1 主导国产生范围的适当扩大

4.2.2 主导国工作细则的制定

4.3 缓解政治压力的法律途径

4.3.1 空难调查项目的统一

4.3.2 责任区救援力量对国家救援力量的取代

4.3.3 空难救援禁止性规则的确立

5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航空技术的不断突破,搭乘飞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出行方式。然而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少空难事故,令人感到震惊和悲伤。空难与一般性灾难不同,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害是极其重大的,而且范围往往波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域,具有十分明显的国际性。不容置疑的是,空难救援措施是挽回损失最及时、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空难事故发生后,相关国家在空难救援方面进行的合作,包含了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文化的碰撞。
  作为空难救援国际合作中必然会遇到的两个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人权优先原则反映了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的主要矛盾。在空难救援的国际合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与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相关的规定并不系统,只是散见于一些国际条约之中,内容不够具体。其次,空难救援国际合作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方式、救援主体中主导国的确定和运作程序,都无法在条约中找到相应的依据。除此之外,空难救援还面临着很大的政治阻力,救援过程很容易沦为国家展现军事实力的机会,并且不恰当的救援方式往往会对一些国家的主权造成侵害。
  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救援合作的内容通常是在救援方式的分类基础上进行一定深度的探索,但若以空难事故为角度,能够实现对各种国际救援合作方式的综合,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国际社会应当对空难救援给予足够的重视,构建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体系,将协调机关和监督主体的工作程序进行规制。此外,可以通过明确主导国的产生方式、制定主导国工作细则来巩固空难救援主体中主导国的法律地位,并采取统一空难调查具体项目、以责任区救援力量取代国家救援力量、确立空难救援禁止性规则的法律措施来缓解政治压力,不断完善空难救援国际合作法律制度。

著录项

  • 作者

    胡姜;

  •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

  • 授予单位 宁波大学;
  • 学科 法律(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晓彬;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国际法;
  • 关键词

    空难救援; 国际合作; 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