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合同错误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6h】

电子合同错误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1电子合同错误的界定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形

1.1电子合同错误的界定

1.1.1电子合同错误的概念

1.1.2电子合同错误的特性

1.1.3电子合同错误的类型

1.2电子合同错误下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形

1.2.1经营者所致电子合同错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1.2.3未经授权者所致电子合同错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1.2.4信息系统所致电子合同错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2电子合同错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电子合同错误下的效力判定问题

2.1.1错误电子合同的撤销

2.1.2 重大误解制度在电子合同中的适用问题

2.2电子合同错误下对消费者赔偿责任的适用

2.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程序中的问题

2.3.1异地管辖法院的确定

2.3.2消费者诉讼主体的认定

2.3.3错误记录的取证

3我国电子合同错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对策

3.1重大误解制度的立法完善

3.1.1德国错误制度模式的借鉴

3.1.2我国意思表示错误制度的解释

3.2错误损害赔偿责任的明确

3.3消费者维权诉讼程序的完善

3.3.1在线争端解决机制的应用与完善

3.3.2诉讼代表人制度的应用

3.3.3举证责任倒置与证据保留制度的实行

4结语

参考文献

在 学 研 究 成 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由于网购的普及,因电子合同错误所导致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件逐年递增。有鉴于目前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致使实践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由此引发的诉讼案件也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是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所关注的焦点,也是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重要环节。倘若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那么这一朝阳产业将势必走向萎靡。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对电子合同错误进行了界定并进行相关实例分析。电子合同错误应当是在传统合同错误以下,包含着电子信息系统产生的主客观错误因素。如果就其致成对象为条件来进行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平台内经营者、信息系统、未经授权者、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网络服务经营商所导致的电子合同错误。本文根据实际案例情况,归纳了现实生活中由不同的致成对象所造成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形。
  第二部分针对第一部分中电子合同错误情形下的消费者权益受损情况提出目前法律及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立法方面,我国并没有关于电子合同错误的相关立法,在借鉴《合同法》的过程中,对于重大误解的适用问题仍存在分歧。另外,在消费者权益赔偿方面,对于其信赖责任以及缔约过失责任应当进行区分,以合理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前提。最后,由于电子合同错误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时,消费者维权程序方面仍然存在着消费者诉讼主体认定困难、取证困难等问题。
  第三部分讨论对策性问题,以第二部分的法律问题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对于重大误解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错误制度,确立我国的意思表示错误制度,明确重大误解制度的内涵。其次,从规范错误损害赔偿责任来规范当前消费者求偿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等方面的举措,来完善消费者维权诉讼程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