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海域承载力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基于状态空间评价法和Theil指数法
【6h】

中国海域承载力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基于状态空间评价法和Theil指数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3.1研究方法

1.3.2主要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海域承载力理论研究

2.2海域承载力实证研究

2.3海洋生态建设对策研究

2.4已有研究评析

3海域承载力评估的理论依据分析

3.1理论基础

3.1.1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论

3.1.2人地关系理论

3.1.3可持续发展理论

3.2海域承载力的概念特征

3.2.1海域承载力概念

3.2.2海域承载力特征

3.3海域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3.1经济因素

3.3.2生态因素

3.3.3社会因素

4中国海域承载力测度与评析

4.1中国海域压力与承压力现状

4.1.1海域压力现状

4.1.2海域承压力现状

4.2中国海域承载力测度

4.2.1测度方法选择及依据

4.2.2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4.2.3数据来源说明与处理

4.2.4指标权重与理想值确定

4.2.5测度结果与评析

5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度测算与评析

5.1测度方法

5.2测度结果及分析

5.2.1中国海域承载力总体差异分析

5.2.2三大海区海域承载力差异分析

5.2.3空间差异演变的动因分析

5.3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成因分析

5.3.1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差距

5.3.2 海洋自然资源禀赋差异

5.3.3海洋生态治理力度不同

6结论与对策

6.1主要研究结论

6.2基于承载力的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对策

6.2.1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6.2.2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6.2.3实现陆海统筹治理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将生态承载力引入到海洋领域,基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论,根据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海域承载力,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4年为考察期,对中国海域承载力及其空间差异进行研究。一方面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法摸清中国海域承载力当前所处状态及历史演变情况,判断中国海域承载力是否存在空间差异;另一方面运用Theil指数法分析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的演变趋势,引入贡献率计算方法对演变的主要动因进行识别,并且为探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力度与海域承载力的耦合程度,分别以国内生产总值和环境治理投资额两种权重对海域承载力Theil指数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①中国海域承载力常年维持超载状态,海域承载状态总体不容乐观。其中东海和南海海区海域承载力较高,黄渤海海区较低,东海海区海域承载状态改善较大,黄渤海海区未见明显改善,无论是在时间演变还是空间分布上,海域承载力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②中国海域承载力总体空间差异在逐年扩大,以环境治理投资额为权重计算所得的Theil指数无法准确反映中国海域承载力总体差异的实际变动情况,中国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力度与地区海域承载力现实情况耦合度较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未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③中国海域承载力总体差异演变趋势主要受海区内差异不断扩大影响而成,而海区内差异演变趋势的动因主要源于黄渤海海区。 结合海域承载力影响因素和实证结果探究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的成因,基于地区实际情况,从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三个层面提出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对策,以期改善海域承载力较低地区的海域承载状态,缩小中国海域承载力总体差异,推动中国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