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6h】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杀虫植物夹竹桃的研究进展

2 外来生物福寿螺的发生为害与防治策略

3 植物源杀螺剂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夹竹桃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评价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及强心甙组分Ⅰ对福寿螺的生物活性评价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强心甙组分Ⅰ与茶皂素混用对福寿螺的生物活性评价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强心甙组分Ⅰ对福寿螺的毒杀机制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研究了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叶提取物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毒杀活性,并从夹竹桃叶中分离到了一种强心甙组分,该组分对不同日龄福寿螺的毒杀活性远远高于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强心甙组分Ⅰ与茶皂素混用可明显提高其毒杀效果。另外,本论文还对强心甙组分Ⅰ的毒杀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浸杀法系统评价了夹竹桃叶五种有机溶剂和水提取物对10日龄福寿螺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夹竹桃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对福寿螺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干叶水提液的毒杀效果更好。用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处理12h,对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10.98和1.20g/L。夹竹桃叶五种有机溶剂(正己烷、甲醇、氯仿、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均有很高的杀螺活性,其中正己烷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高,甲醇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低。以各溶剂提取物200mg/L处理12h,死螺率均大于80%。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提取物处理24h,对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32.98、83.62、71.71、75.78和117.07mg/L。综合考虑各溶剂提取物的杀螺活性、提取效率、有机溶剂价格、毒性等因素,我们认为,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取夹竹桃叶中杀螺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
  (2)采用浸杀法系统研究了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和强心甙组分Ⅰ对不同日龄福寿螺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夹竹桃叶乙醇粗提物和强心甙组分Ⅰ对福寿螺均有很高的毒杀活性,尤其是组分Ⅰ的毒杀活性更强。2mg/L的组分Ⅰ浸渍10d龄螺24h的死亡率达100%;乙醇粗提物100mg/L浸渍10和30d龄螺3d的死亡率均为100%,200mg/L浸渍50d龄螺5d时死亡率也达100%。强心甙组分Ⅰ处理6h,10、30和50d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2.86、5.87和8.68mg/L;处理12h,LC50分别为1.15、3.60和5.62mg/L;处理24h,LC50分别为0.98、2.31和3.16mg/L。乙醇粗提物处理6h,10、30和50d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151.24、255.93和297.15mg/L;处理12h,LC50分别为74.73、125.47和199.44mg/L;处理24h,LC50分别为60.02、73.08和171.15mg/L。试验进一步表明,对50d及以下福寿螺,用2mg/L的组分Ⅰ处理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对30d及以下和50d的福寿螺,分别用100和200mg/L乙醇粗提物处理可获得理想防治效果。
  (3)采用浸杀法系统研究了茶皂素及与强心甙组分Ⅰ混用对20日龄福寿螺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茶皂素(6.7、3.3、1.65和0.83mg/L)处理6h,福寿螺均无死亡;1.65和0.83mg/L浓度处理12h~7d,福寿螺死亡率均在8.75%以下。3.3mg/L处理12h~1d,死亡率为23.75~40%;处理3~7d,死亡率为57.5~72.5%。6.7mg/L处理1d,死亡率达73.75%;处理3d后福寿螺全部死亡。不同浓度的强心甙组分Ⅰ与1.5mg/L茶皂素混用后,强心甙组分Ⅰ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明显提高,共毒系数在108.7~154.88。说明在强心甙组分Ⅰ中加入茶皂素,可明显提高其对福寿螺的杀螺效果,减少强心甙组分Ⅰ用药量8.00~35.43%。
  (4)研究了强心甙组分Ⅰ对福寿螺体内糖原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强心甙组分Ⅰ1mg/L处理,福寿螺软体组织糖原含量显著下降,处理5d时,下降幅度高达85%;但蛋白质含量减少不大,降幅为2.21~13.26%。不同浓度(1、2和3mg/L)强心甙组分Ⅰ处理70d福寿螺,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均受到影响。处理6h,这三种酶活力显著下降,12h后酶活力又逐渐提高,但不同种类酶的活力变化程度不同。MFO活力一直低于处理前的酶活力水平,GST活力高于处理前水平,CarE活力产生波动。2mg/L强心甙组分Ⅰ处理不同螺龄(30、50和70d)的福寿螺,其体内这三种酶的活力差异大。对30d福寿螺,CarE、MFO和GST三种酶的活力,处理6h时显著上升,12h后开始下降,但均高于处理前水平,直至死亡;对50d福寿螺,这三种酶活力处理6h显著下降,后逐渐提高,3~5d时酶活力达到最高峰,以后随螺死亡酶活力下降,尤其是MFO活力下降最显著。对70d福寿螺,处理6h三种酶活力均呈显著下降,随处理时间延长,这些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CarE活力在3d时达到最高值,超过处理前酶活力水平,MFO增加慢,低于处理前水平,GST显著上升,高于处理前水平。这表明强心甙组分Ⅰ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可能与福寿螺软体组织的能量代谢异常、某种解毒酶活力的减弱或消失有关,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