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脉压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h】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脉压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附录

致谢

动脉脉压与脑卒中相关关系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脉压水平及不同脉压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无相关。
   资料与方法:
   1.前瞻性登记2010年2月1日-2010年12月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所有脑出血患者。
   2.诊断标准:
   (1989年WHO标准: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并持续24小时以上、排除非血管性病因)及头颅CT/MRI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除外)。
   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发病时间≤24小时;
   (2)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不限;
   (3)发病24小时内行首次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
   4.主要判效指标:
   (1)随访期末的死亡率;
   (2)随访期末的不良结局(死亡/残疾)率。
   5.次要判效指标:入院24h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NIHSS评分等级划分为:轻度0-6,中度7—15,重度≥16。
   6.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经检验服从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后均进行T检验;若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两组或者多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分析时根据变量的不同采用binary Logistic或者ordinal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98例,男性61(62.21%)例;女性37(37.79%)例;年龄范围为35—86岁;平均年龄65.31±11.89岁;死亡13例(13.27%),包括住院期间死亡11例、3月随访死亡2例。纳入脑出血病例急性期脉压呈近似正态分布。脉压(pluse pressure,PP,脉压=收缩压.舒张压)为69.33±21.67mmHg;PP<60mmHg的患者为32例(47.00±11.28mmHg),PP≥60mmHg患者为66例(80.15±16.60mmHg)。入院后NIHSS评分为7.15±4.61。
   2.用单因素分析通过的因素对纳入病例的入院脉压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72,95%CI1.021-1.125);高血压史(OR3.940,95%CI1.159-13.397);糖尿病史(OR10.320,95%CI1.116—95.470);吸烟史(OR6.974,95%CI1.363-35.471)是脑出血患者入院脉压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3.主要判效指标:
   用单因素分析通过的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入院脉压)对脑出血患者3月随访期末死亡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因素后,脑出血患者的入院脉压水平是3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OR1.065,95%CI1.022-1.111)。同时在校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可能影响3月随访期末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后,入院时宽脉压(PP≥60mmHg)不是影响3月随访期末不良结局(P=0.711)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脑出血患者3月随访期末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77,95%CI1.021-13.236;OR4.622,95%CI1.253-17.046;OR5.975,95%CI1.231—29.003)。
   4.次要判效指标:
   用单因素分析通过的因素(年龄、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脉压)对入院NIHSS评分进行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脉压水平与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判定)独立相关(OR1.863,95%CI1.132—5.865);同时患者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饮酒史也是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9,95%CI1.311-2.552; OR4.276,95%CI2.396—7.629; OR1.895,95%CI1.034—3.473; OR2.724,95%CI1.138—3.232)。
   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脉压水平是影响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3月随访期末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能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