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
【6h】

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东亚飞蝗概述

1.1.1 东亚飞蝗的危害

1.1.2 国内外飞蝗研究动态

1.1.3 飞蝗防治研究简介

1.2 昆虫免疫体系的概述

1.2.1 细胞免疫

1.2.2 体液免疫

1.2.3 其他免疫机制

1.3 卵黄原蛋白的概述

1.3.1 卵黄原蛋白的发生机制

1.3.2 卵黄原蛋白的激素调控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注射葡聚糖微珠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NA抽提结果检测

2.2.2 定量PCR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2.2.3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2.2.4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卵巢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2.2.5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人工感染藤黄微球菌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NA抽提结果检测

3.2.2 定量PCR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3.2.3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3.2.4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卵巢的卵黄屎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变化

3.2.5 东亚飞蝗雌虫羽化后的不同时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讨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性成熟期、交配期及产卵期的飞蝗雌虫分别人工注射不同浓度的葡聚糖微珠Sephadex G-50及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检测雌蝗脂肪体和卵巢中的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的表达变化及通路中相关的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otor,VgR)基因、保幼激素(Juvenile homone,JH)的表达变化,同时结合不同免疫挑战下飞蝗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研究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的影响,探讨有限的资源如何在免疫与繁殖间权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人工注射不同浓度的葡聚糖微珠(模拟寄生)后雌蝗卵黄原蛋白基因、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及保幼激素基因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当注射浓度为50mg/mL时,性成熟期、交配期的雌蝗卵巢中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上调,产卵期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则下调,且产卵期的表达量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极显著降低。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基因表达量变化与卵巢中一样;保幼激素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产卵期显著下降,交配期显著增加;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但其中一个受体基因在交配期、产卵期表达量显著降低,另一个受体基因在交配期、产卵期无显著性变化。
  2.研究人工注射不同浓度的葡聚糖微珠后雌蝗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注射50mg/mL葡聚糖微珠后,性成熟期、交配期的酶活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产卵期的雌蝗注射不同浓度葡聚糖微珠后,酚氧化酶的活性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且随注射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结果还显示,产卵期的酚氧化酶活力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
  3.研究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后雌蝗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当感染的菌液为较高浓度0.6、0.9时,性成熟期的卵巢、脂肪体及交配期的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下调,产卵期的卵巢中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且产卵期卵巢、脂肪体的表达量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当茵液浓度为0.1、0.3时,交配期的卵巢及产卵期的卵巢、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且产卵期卵巢、脂肪体的表达量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
  4.研究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后雌蝗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当菌液浓度为0.9时,与对照组相比,性成熟期的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增加,交配期的酚氧化酶活力显著下降,产卵期的酚氧化酶活力无显著变化。且性成熟期、产卵期酶活随菌液浓度增加而增加。结果还显示,对照组中,产卵期的酶活相对于性成熟期、交配期显著增加,且交配期酶活最低。
  5.研究人工感染不同浓度的藤黄微球菌后雌蝗保幼激素基因及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当菌液浓度为0.3、0.6、0.9时,卵巢、脂肪体中保幼激素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交配期极显著增加,产卵期的卵巢显著降低,产卵期的脂肪体在浓度为0.9时显著降低。当茵液浓度为0.1、0.3时,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产卵期增加。当菌液浓度为0.9时,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交配期下降;在性成熟期,其中一个脂肪体的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在任何一个菌液浓度下表达量都增加,另一个在0.9的浓度下表达量降低。当菌液浓度为0.9时,卵巢中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在性成熟期显著下降;在交配期及产卵期,其中一个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另一个无显著性变化。
  以上结果表明,免疫挑战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发生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不同的免疫挑战产生的影响不相同。为此,研究东亚飞蝗受到免疫挑战时,如何在免疫与繁殖间权衡,可为寻求东亚飞蝗生物防治的新途径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