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公办与民办园协同发展机制下家园共读模式实践研究
【6h】

城市公办与民办园协同发展机制下家园共读模式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本研究研究的背景

1.1.1 新形势下家园共读的必要性

1.1.2 目前各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读存在的问题

1.1.3 区域推行“1+N”优质发展群

1.2 本研究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相关家园共读研究调查与分析

2.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思考

3 家园共读研究概念界定

3.1 “1+N”成长共同体

3.2 家园共读研究对象

3.3 家园共读协同机制

3.4 家园共读

4 家园共读本研究研究思路及现状分析

4.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家园共读现状调查分析

4.2.1 研究对象幼儿园家园共读理念差异分析

4.2.2 研究对象亲子共读现状、差异及原因分析

4.2.3 研究对象幼儿园教师参与亲子共读的态度、行为及效果分析

4.2.4 家长对幼儿阅读需要的帮助和存在的困难

4.2.4 教师对幼儿阅读认为家长需要的帮助和教师需要家长的配合

4.3 家园共读现状访谈

4.4 家长开展家园共读阅读类型

4.4.1 欣赏解析式共读类型

4.4.2 段落描绘式共读类型

4.4.3 合作表演式共读类型

4.4.4 创想涂鸦式共读类型

5 “六互”家园共读协同机制

5.1 理念互释

5.1.1 家园共读教育讲座

5.1.2 家园共读咨询网站

5.1.3 家园共读经验分享

5.2 制度互融

5.2.1 组织保障

5.2.2 制度保障

5.2.3 人员保障

5.3 阵地互建

5.3.1 绘本共享库

5.3.2 自制图书展

5.3.3 开放图书馆

5.3.4 漂流小书架

5.4 活动互通

5.4.1 亲子阅读日

5.4.2 阅读交流会

5.4.3 爸妈故事会

5.4.4 入户指导月

5.4.5 “紫蓝乐”阅读节

5.5 评价互动

5.5.1 评价主体多元化

5.5.2 评价内容多元化

5.5.3 评价形式多样化

5.6 成果互享

6 “六互”机制下家园共读实践模式

6.1 非指导共读实践模式

6.1.1 园内同伴阅读

6.1.2 家庭:亲子伴读

6.2 半指导共读实践模式

6.2.1 家庭半指导共读实践模式

6.2.2 社区半指导共读实践模式

6.3 园内指导共读实践模式

7 家园共读活动的收获与反思

7.1 家园共读活动的收获

7.1.1 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明显提升

7.1.2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7.1.3 创造亲子互动机会,增进亲子亲密关系

7.1.4 构建家园合作的沟通平台,有效实施家园共育

7.2 家园共读活动的反思

7.2.1 家园共读活动存在问题

7.2.2 家园共读是一种爱的情感传递活动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问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工作

展开▼

摘要

自《纲要》和《指南》颁布实施以来,社会、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大家都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而进入信息化的大时代,家长们自身阅读现状呈现普遍的碎片化,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阅读不仅时间很少,形式单一,而且质量不高。本文“1+N”学习成长体下的家园共读是以公办幼儿园为核心,将家园共读的理念、管理经验向成长体成员进行辐射,开展学习成长体下家园共读的实践与研究,搭建家园沟通平台,促进幼儿、家长、教师的多元互通交流。尝试形成学习成长体下家园共读的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新模式。为此我们提出了“六互”协同机制即“理念互释、制度互融、阵地互建、活动互通、评价互动、成果互享”。通过这一实践模式的开展,城市公办与民办园各成员园不仅建立了家园“两厢情愿”的教育共同体,还促进了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成长。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二章,主要从新形势下的家园共读的新现象,城市幼儿园家园共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推进公民办幼儿园的均衡发展等方面要求提出本研究,并从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在“1+N”成长共同体的前提下城市公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城郊结合部民办幼儿园协调开展家园共读这个研究尚属空白。
  第二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对“1+N”成长共同体进行定义,“1+N”是解决城市学前教育均衡的有效措施,基于这样的环境下,本文提出了“六互”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赋予了新的家园共读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本文还展开了公民办园的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了目前家园共读的基本类型以及现状的访谈。
  第三部分为第五章、第六章,重点阐述了“理念互释、制度互融、阵地互建、活动互通、评价互动、成果互享”的“六互”协同机制,理念和制度是先导,阵地和活动是载体,评价和成果是延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通过研究提出了非指导共读、半指导共读、园内指导实践等家园共读实践模式。
  第四部分为第七章、第八章,主要阐述了基于“六互”协同机制开展家园共读后的收获及反思,提出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