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对7-12岁儿童利他惩罚决策的影响
【6h】

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对7-12岁儿童利他惩罚决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利他性惩罚

1.1.1 利他惩罚的概念及类型

1.1.2 利他性惩罚的内在机制

1.1.3 利他性惩罚的影响因素

1.1.4 利他性惩罚的年龄效应发展

1.2 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

1.2.1 面孔吸引力

1.2.2面孔可信度

1.3. 面孔特征对利他惩罚决策的影响

1.3.1 面孔吸引力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

1.3.2 面孔可信度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

1.4 问题提出

2 研究一 面孔特征对7-10岁低中年级学生利他性惩罚的影响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2.1.2实验设计

2.1.3 实验材料

2.1.4 实验程序

2.2 结果

2.2.1 面孔材料的吸引力和可信度分数

2.2.2 年龄对事实认定判断的影响

2.2.3年龄对是否进行惩罚的影响

2.2.4 面孔对惩罚强度的影响

2.3 讨论分析

3 研究二 面孔特征对 11-12岁高年级学生利他性惩罚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材料

3.1.4 实验程序

3.2 结果

3.2.1 面孔对定罪的影响

3.2.2 面孔对量刑的影响

3.3 讨论分析

4 总的讨论

4.1 小学儿童利他惩罚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

4.2 面孔特征对小学儿童利他惩罚行为决策的影响

4.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面孔图片

附录2六年级组案例测验(部分内容,高吸引低可信面孔为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操控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选取高吸引高可信面孔、低吸引高可信面孔、低吸引低可信面孔三组男性面孔照片,考察了面孔特征对7-12岁小学儿童在盗窃和欺骗情境下的利他性惩罚决策的影响。其中二、四年级采用类似的个体施测方式,六年级采用群体施测方式。
  研究结果发现:(1)在面对高吸引高可信面孔时,四年级儿童中认为欺骗事实成立的人数显著少于二年级的人数,而且这个结果只出现在了欺骗情境故事中;当面孔的吸引力下降时,年龄对事实认定判断的影响边缘显著,而当人物的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都低的情况下,不同年龄之间对于事实的认定不存在差异。(2)只有在面对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都低的条件下,无论盗窃情境中还是欺骗情境中,相比二年级被试,四年级中更多的被试要对情境人物进行惩罚。(3)在面孔对惩罚强度的影响中,二年级儿童面对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高低不同的人物时,对情境人物的惩罚程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面孔吸引力较低的情况下,四年级儿童会对面孔可信度更低的盗窃人物做出更严重的惩罚。(4)在面对不同类型面孔时,无论在盗窃欺骗情境中,面孔吸引力和可信度特征均不会对六年级儿童进行定罪决策产生显著的影响。(5)在实际量刑惩罚决策中,只有盗窃案中,当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越有吸引力和可信度越高,儿童进行实际量刑时越严厉。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利他性惩罚决策过程中会更多地利用面孔特征信息;在不同情境下,面孔信息对利他性惩罚决策影响不同。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儿童中,面孔信息对利他性惩罚决策的影响模式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