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火针联合消痤饮治疗痰瘀结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火针联合消痤饮治疗痰瘀结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治疗方法

4 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医学伦理问题

结 果

1 一般资料

2 治疗结果比较

3 复发情况

4 不良事件

讨 论

1 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 火针疗法治疗痤疮

3 方药分析

结 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痤疮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综 述

1 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 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1

附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消痤饮治疗痰瘀结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90例痰瘀结聚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火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联合口服消痤饮加减,火针对照组单纯采用火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罗红霉素联合外用维A酸乳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组均连续治疗4周。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痤疮疗效判定标准》分别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进行评分,并对治疗后进行安全性评价。治疗4周后,观察总体疗效。治疗后2个月对治疗有效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积分28.00±2.61,治疗后积分4.64±4.25,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t=24.766,P<0.001,具有极显著差异;火针对照组,治疗前积分28.90±1.90,治疗后积分7.79±1.97,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t=21.367,P<0.001,具有极显著差异;西药对照组,治疗前积分27.48±2.91,治疗后积分10.81±5.88,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t=13.202,P<0.001,具有极显著差异。治疗4周后,三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28人中,痊愈19人,显效7人,有效1人,无效1人,痊愈率67.86%,总有效率96.43%;火针对照组29人中,痊愈9人,显效11人,有效3人,无效6人,痊愈率31.03%,总有效率79.31%;西药对照组27人中,痊愈9人,显效12人,有效1人,无效5人,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81.48%。三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经卡方检验,X2=6.10,P=0.045,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个月,对三组治疗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其复发率情况。治疗组4例复发,复发率15.38%;火针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37.50%;西药对照组10例复发,复发率40.91%。三组治疗后复发间隔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6.038,P=0.049,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西药对照组出现5例,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及胃肠道不适;火针对照组与治疗组各出现2例,主要为局部疼痛。不良反应均较轻微,胃肠不适者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皮肤干燥、脱屑嘱其皮肤保湿,火针治疗后局部疼痛者冷敷后疼痛即消失。结论:治疗4周后,与火针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类型、皮损数量、皮损肿痛、皮损颜色、出油情况进行症状评分,P<0.001,说明各组治疗前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个月对三组治疗有效例数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火针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而证实,火针联合消痤饮治疗痰瘀结聚型痤疮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其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著录项

  • 作者

    杨茜;

  •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泸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
  • 学科 皮肤病与性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文信;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58.733.05;
  • 关键词

    痰瘀结聚型痤疮; 临床治疗; 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