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影响及其协整性检验研究
【6h】

我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影响及其协整性检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股指期货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第三章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简述

第四章 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差异性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的协整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10年4月16日,我国的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国外成熟市场经验可知: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其不仅能够降低股市的价格波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丛聚效应与杠杆效应,使市场效率提高,对价格信息的反应速度更加迅速。
   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过程中,我国大量学者运用各种模型针对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验证我国的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是否符合理论依据,得到的结论基本认为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与规避风险的功能得到实现,期货价格的变动领先于现货价格,市场效率有所提高。
   本文首先对股指期货的一些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分析其理论上对现货市场应有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然后对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及我国股指期货的市场指数特点和市场结构进行简述,为接下来的实证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出于仿真交易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失真的现象,本文使用股指期货正式上市至今将近一年以来的实际交易数据,运用西方学者大多使用的经典模型:ARCH、GARCH、EGARCH、TGARCH对其进行波动性、丛聚效应、杠杆效应进行建模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的股指期货对我国现货市场的价格确实存在降低波动率和波动持续性、减弱杠杆效应、缓解丛聚性现象的作用,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积极有效。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波动关系,本文继续使用经典模型对二者进行建模分析即:协整检验模型、误差修正模型(ECM)、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我国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可以通过短期动态调整来实现。然而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结果得出:虽然我国的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虽然存在着明显的互为因果关系,但是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我国还没有实现。
   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可知,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经过长期的模拟交易演练,虽然已初具雏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股指期货的平抑现货市场风险的作用,但其全部功能在我国还未实现。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广大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现象严重,各种投机现象、市场操纵现象严重,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应该规范现货市场,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增加股指期货的合约品种,建立严密的法律与风险监管体系,建立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为股指期货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更适合的环境,实现其价格发现的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