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基于次贷危机传导机制视角
【6h】

我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基于次贷危机传导机制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第一节 投资银行市场风险

第二节 中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概论

第三节 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措施——VaR

第三章 次贷危机与投资银行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

第二节 次贷危机对投资银行的影响

第三节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第四章 中外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第一节 贝尔斯登2006年经营情况分析

第二节 中信证券2006年经营情况分析

第三节 贝尔斯登与中信证券比较分析

第五章 完善中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国际融资证券化浪潮的出现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迅猛发展,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力量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投资银行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将成为今后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再加之国内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也将是投资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国投资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冲击,所以市场风险的管理至关重要。次贷危机对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对其传导机制的研究对我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以次贷危机传导机制为切入点。导论部分包括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结构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的种类、来源及测度,其中详细介绍了目前运用较多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VaR模型。然后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管理实践发展。第三章从次贷危机中各类衍生品及创新链条入手,分析了其成因及影响,以及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贝尔斯登和中信证券从公司基本情况、主要业务、收入结构及风险管理组织与程序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章基于对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和中外投资银行的对比分析,对完善我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五点建议:促进市场细分,提供个性化服务;构造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完善组织结构体系,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审慎进行国际化扩张。
  近年来我国投资银行发展迅速,但因为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的投资银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及措施有待改进。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推进,国内外投资银行业不断竞争与融合,我国投资银行业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风险管理问题,所以更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致力于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