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滇黔桂主导工业变迁及其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
【6h】

滇黔桂主导工业变迁及其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一、本文的贡献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主导产业的理论研究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二、主导产业定义与功能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主导产业的相关研究

一、主导产业的识别

二、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黔桂各时期主导工业变迁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主导工业识别

一、GDP函数及结构

二、指标体系

三、部门比较优势周期与部门群划分

第二节 确定三地各历史阶段的主导工业及变迁分析

一、广西各历史阶段主导工业及变迁

二、贵州各历史阶段主导工业及变迁

三、云南各时期主导产业变迁

第三节 三地主导工业变迁对比分析

一、云南与贵州的对比

二、云南与广西的对比

三、贵州与广西的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黔桂主导工业变迁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一、影响力系数

二、感应度系数

第二节 三地各时期主导工业对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一、广西主导工业变迁波及效果分析

二、贵州主导工业变迁波及效果分析

三、云南主导工业波及效果分析

第三节 三地主导工业变迁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分析

一、三地主导工业对当地经济增长拉动以及推动效应

二、各地主导工业变迁对当地经济增长拉动、推动效应对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首要目标,主导工业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非常重要的。滇黔桂三地位于我国西部,总体经济属于较落后的三个地区,三次产业层次低,第二产业发展不足,工业化进程缓慢是三地经济落后的共同特征。主导工业的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工业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探究主导工业的变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主导工业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利于优化三地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比贵州、广西、云南三地主导工业的变迁方向,以及对的经济增长效应变化来判断三地工业结构变化方向。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云南与贵州和广西相比相比主导工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云南省主导工业变迁的合理性,探寻云南省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为云南下一阶段的主导工业的选择提供方向和指导。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介绍了主导产业概念及其特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主导产业的识别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阐述。其次,从主导工业变迁方向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对比分析来看云南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其中主导工业识别是借鉴对主导产业划分的指标,根据产业部门的比较增长优势、比较规模优势值来识别主导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基于2002年、2007年、2012三地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各主导工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将“十五”至“十二五”三个时期部门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值与主导工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乘积,来测算主导工业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本文通过两方面的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云南与贵州“十五”至“十二五”主导工业部门都是资源消耗型产业,这种以资源优势兑换的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产业优势在资源压力下竞争力会逐渐衰退。广西的主导工业部门的类型中既有资源消耗型,又有技术支撑还有生产消费型工业,随着主导工业的变迁,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到“十二五”时,贵州以技术支撑的制造业开始成为主导工业。广西已经开始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这种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业部门作为主导工业发展。云南主导工业数量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部门减少,但是作为主导工业部门的类型仍然没有得到改变。这说明随着主导工业的变迁,云南产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升级,主导工业部门类型单一,还没有走出资源型、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这会导致能源消耗加速,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相比广西贵州,云南缺乏推动力与拉动力强的产业。如交通运输与电子通信制造业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云南主导工业部门产业关联度较弱,有些主导工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一直徘徊在平均水平。 针对云南主导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云南现期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与推动效应较弱,要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动力,寻找有比较优势、带动力强的产业进行培育。2.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再利用产业,注重开发利用境外资源,保护省内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化,我们要整合现有资源,像贵州一样突出特色,做大产业,做强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