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周铭心教授治疗脾胃病临证策略述要
【6h】

周铭心教授治疗脾胃病临证策略述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临证策略分析

1.育阴和阳,宜脾胃所宜

2.明虚与实,以和疏为先

3.察寒与热,从平调入手

4.调气与血,推和气为主

5.斡旋升降,借重枳术丸

6.五脏相关,治肝为要着

7.杂病相兼,求缓急标本

8.诸法活用,贵权宜变化

9.遣施常药,定预制剂型

10.逆从微甚,立旁治法门

11.因势利导,创升因升用

12.或取或舍,有不治而治

验案举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慢性胃炎中医治法方药研究近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周铭心教授治疗脾胃病有丰富经验和独到建树,本人长期坚持跟随周教授门诊侍诊,在临证中不断询疑问难,教授每予解疑答惑。通过查阅大量中医药文献,在广泛了解古今医家治疗脾胃病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将周教授治疗脾胃病辨证论治策略概述其要。第一、育阴和阳,宜脾胃所宜。胃阳而脾阴,胃宜顺扶,脾宜疏运,其间当调和。第二、明虚与实,以和疏为先。脾胃病之虚实,尤是辨证论治眼目。临证虚实错杂,需把握主次,新创和疏专方。第三、察寒与热,从平调入手。临证对寒热虚实繁复证候,执简驽繁,清温相左,治有偏重,自如运用。第四、调气与血,推和气为主。胃络瘀阻,治以行气和胃,以疏肝理气为先务,兼及和血。第五、斡旋升降,借重枳术丸。斡旋气机升降有治肝、治肺和治脾胃之别,周教授借重枳术丸,凸现脾气为全身斡旋之总要。第六、五脏相关,治肝为要着。治肝一法,既可使肝气和顺,复其疏泄之职,助脾运化,解胃困滞,又畅气机于肺,和营血于心,源乙癸于肾,诸脏同病可借以通治之。第七、杂病相兼,求缓急标本。凡遇脾胃病而兼见其他疾病时,其调治先后,必从标本缓急中求之。第八、诸法活用,多权宜变化。治疗脾胃病证方法殊多,关键在于诸法合用,权宜变通,灵活配置,这正是脾胃病治法精髓所在。第九、遣施常药,定预制剂型。准确辨证论治,充分运用正治、旁治、反治的原则,选用常用药物,设以预制药组,临证时相机用之。第十、逆从微甚,立旁治法门。在重视辨证的同时,尤其强调对论治过程的研究。掌握治法之常变,正治为治法之常,反治为治法之变,在正反治之外,另立旁治法门,可补常变之未及。第十一、因势利导,创升因升用。在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外,另立“升因升用”之法,属反治法范畴,专为诸气亢逆证设治。第十二、或取或舍,有不治而治。独辟间隔交互之法,选择合适间隔冲击给药,防止药物产生毒副作用,规避机体耐药抗药,有俾于正气调整康复。并举验案附后。总之,周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紧扣脾胃生理特点,根据脾胃阴阳属性,审察脾胃虚实所本,寒热所因,气血所归,谨于辨证,尤其讲求论治功夫,知常达变,运方灵活,饶具特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