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灌注含前列腺素E1氧合血对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6h】

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灌注含前列腺素E1氧合血对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血肺保护方法的建立

第二部分 体外循环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氧合血对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第三部分 体外循环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含前列腺素E1氧合血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全文总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循环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背景: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肺损伤程度多表现为亚临床症状,但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15~30%,有不到2%的患者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而引起死亡。因而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直视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体外循环肺损伤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各种有关体外循环对肺保护的方法应运而生。本研究紧密结合临床,从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出发,探讨在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和前列腺素E1对肺的保护作用。
   目的: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建立肺动脉灌注技术平台,分析应用氧合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加机械通气对肺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氧合血中加入前列腺素E1肺动脉持续灌注加机械通气,探讨前列腺素E1对体外循环中肺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说明体外循环期间干预性治疗措施—前列腺素E1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采用临床对照研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体外循环加机械通气,灌注组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加机械通气,加药组肺动脉持续灌注含前列腺素E1(300μg/L)的氧合血加用机械通气,进入手术室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常规静脉加吸入复合麻醉,采用单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控制呼吸,三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体外循环,灌注组和加药组在体外循环主动脉和肺动脉同时阻断瞬间,从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和含前列腺素E1的氧合血,温度在28-32℃,灌注速度15ml·kg-1·min-1,肺动脉灌注压力维持在10-20mmHg,通过肺动脉灌注系统接Y型管监测肺动脉灌注压。由体外循环泵调节、控制灌注流量及压力。灌注组氧合血和加药组含前列腺E1注射液(300μg/L)(注射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南阳普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41024187)氧合血持续灌注直到主动脉开放后结束。三组患者体外循环阻断腔静脉之前及开放腔静脉之后的麻醉机管理:潮气量(VT)10ml/kg,呼吸机频率(RR)12次/min,吸入氧浓度(FiO2)100%,呼气末正压(PEEP)5cmH2O,呼吸比(I∶E)1∶2;体外循环期间维持机械通气:VT 5ml/kg,RR12次/min,FiO2 100%,PEEp5cm H2O,I∶E=1∶2;回ICU后呼吸机管理:VT 10ml/kg,RR 12次/min,FiO2 50%,PEEp5cm H2O,I∶E=1∶2。分别在麻醉后,回ICU30min和拔除气管插管前采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呼吸指数(RI)评估肺换气功能。分别在麻醉后,开放主动脉1h、开放3h、开放6h、开放12h,开放24h取桡动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字后,于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取1.0cm×1.0cm×1.0cm右下肺组织,做成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显微镜下观察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以出现棕黄色为阳性,阳性反应的强弱由细胞黄染的数量,分别计数为+(0~25%)、++(25%~50%)、+++(25%),依次表示染色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1)对照组和灌注组RI值较麻醉后升高明显(P<0.05),加药组RI值在麻醉后无明显增加(P>0.05),但低于对照组和灌注组(P<0.05);(2)主动脉开放后1h、3h、6h、12h,加药组和灌注组血浆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6h、12h加药组低于灌注组(P<0.05),IL-10水平加药组和灌注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加药组在麻醉后各时点均高于灌注组(P<0.05);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sICAM-1、sPselectin、MDA、LPO值灌注组和加药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3)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光镜下对照组MMP-2、MMP-9的表达呈强阳性,灌注组呈阳性,加药组呈弱阳性;(4)肺组织形态改变:光镜下对照组肺间质水肿,肺泡内渗液积聚,灌注组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毛细血管轻度充血,加药组间质轻度水肿,肺泡,毛细血管基本正常。透射电镜观察见对照组肺泡渗出积液,滤过膜增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脱落,灌注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绒毛减少,肺泡腔轻度渗液,加药组肺泡壁轻度充血,肺泡腔无渗液,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基本正常。
   结论: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可以改善肺脏缺血,缺氧状态,保持能量生成稳定,避免肺小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减轻肺的再灌注损伤,同时可以抑制致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对肺的损伤,证明了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氧合血的肺保护作用。前列腺素E1通过其舒张肺小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和肺内滞留,抑制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和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因而,前列腺素E1在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持续灌注中可发挥肺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