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科正宗》内服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6h】

《外科正宗》内服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外科正宗》方药运用规律研究综述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外科正宗》内服处方的方剂计量指标,探讨《外科正宗》内服处方用药的规律。方法:选取《外科正宗》中所载内服方药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各朝代代表性外科医家著作的内服方药作为对照样本,运用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外科正宗》使用最多的是归脾经(5.66次/方)和归肺经(5.28次/方)的药物。其次为归心、肝、胃、肾经药物。2.对《外科正宗》与各对比样本方剂归经频率进行相关分析,《外科正宗》与《外科活人定本》的相关系数最大(r=0.997);与现代的相关系数最小(r=0.953)。3.《外科正宗》脾经指数0.68,胃经指数0.37,脾胃分治指数0.85,脾胃全及指数0.383,在各对比样本中最高。4.《外科正宗》使用频率排在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甘草(0.71次/方)、当归(0.51次/方)、川芎(0.36次/方)、人参(0.32次/方)、茯苓(0.32次/方)。5.《外科正宗》内托法使用高频药物依次为当归、黄芪、甘草、白术、川芎、陈皮、茯苓、白芍、人参、生姜等。顾护脾胃药物使用频度(2.52次/方)远高于各对比样本位居第一,寒凉泻下药物使用频次(1.16次/方)略低于现代,居于第二。6.《外科正宗》使用温性药物最多(4.42次/方),其次依次为平性、寒性、微寒、凉、大热、大寒、热。7.《外科正宗》使用甘味药物最多(5.20次/方),其次为苦味药物(4.82次/方)使用频率较高。辛、酸、淡味药物的使用频率排在第三、四、五位。现代用药则以苦味药居多。8.《外科正宗》使用清热药物(1.88次/方)最多,然后依次为补气药、解表药、补血药、利湿药。现代利湿药、活血药的使用频率较其他各时期大为提高,补气药使用有所减少。结论:1.《外科正宗》治疗疮疡内服方药具有明显特点,尤为注重补气补血和顾护脾胃药物的运用。2.《外科正宗》内治三法中尤重托法。3.《外科正宗》顾护脾胃和补法药物使用较明以前大有提高,寒凉泻下药物的使用也有了大幅度增加。体现了陈实功既重寒凉清热又重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4.《外科正宗》内服方药运用既无太过、亦无不及,据守中道,体现了该书为明以前外科学之集大成者,代表了明代的平均水平,陈实功作为中医外科学大家,当之无愧。5.现代中医外科内服用药与《外科正宗》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和肝经用药的增多,其原因自然不能排除疾病谱变化的影响。但是近些年来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研究的广泛开展,以清热解毒对照消炎抗菌的用药习惯,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中医外科内服药物的运用,值得深入研究与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