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吾尔民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ERCC1、BRCA1的表达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6h】

维吾尔民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ERCC1、BRCA1的表达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K-ras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及临床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维吾尔民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及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的27例维吾尔族NSCLC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病理标本及53例气管镜、病灶活检的福尔马林固定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BRCA1的表达情况,将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资料与该指标的表达进行比较,样本率的比较用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或连续性校正检验,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以上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80例患者中,ERCC1染色阳性率为38.6%(31/80),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无相关性,与吸烟史及PS评分有关。BRCA1染色阳性率为88.8%(71/80),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TNM分期、病理类型均无关,与PS评分有关。ERCC1、BRCA1表达对中位生存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阴性患者生存期长于阳性,1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35),但总生存无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TNM分期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RCC1阴性表达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及生存,BRCA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可为临床上维吾尔民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