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导管溶栓治疗早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6h】

导管溶栓治疗早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新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与单纯抗凝(anticoagulation,AC)治疗早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IF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0年第2期)、PubMed(1990-2010.6)、MEDLINE(OVID,1990-2010.6)、EMBASE(1990-2010.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目前仅2个随机对照试验可供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CDT组髂股静脉通畅率高于AC组[45/68 vs 21/70,OR=4.47,95%CI(2.19,9.12),P<0.0001],6个月后髂股静脉闭塞和(或)静脉返流率少于AC组[12/68 vs 33/70,OR=0.24,95%CI(0.11,0.53),P=0.0004]。主要并发症,CDT组与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 vs 1/70,OR=1.53,95%CI(0.25,9.24),P=0.65],但CDT组的次要并发症和总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C组高,[11/68 vs 2/70,OR=5.48,95%CI(1.33,22.51),P=0.02]和[13/68 vs 3/70,OR=3.55,95%CI(1.20,10.45),P=0.02]。结论:CDT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早期IFVT方式,选择无明显禁忌症的患者实施CDT,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