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羊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6h】

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羊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高温煅烧骨支架材料基本性能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复合情况

3 实验动物术中及术后肉眼观察

4 影像学观察--X线片

5 组织病理学观察

讨论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选择与应用

2 高温煅烧骨支架材料

3 组织工程化骨的复合构建

4 实验结果分析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以离体培养的阿勒泰大尾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高温煅烧骨(Sintered bone,SB)为骨支架材料,构建两者的复合物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与单纯的高温煅烧骨进行比较。观察两者修复羊牙槽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选用12只成年阿勒泰大尾羊为实验动物,在全麻下分批拔除每只羊的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向根方去除远中根与第二前磨牙近中根之间的牙槽嵴间隔,形成大小为5mm×5mm×5mm的骨缺损。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成年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矿化诱导为成骨样细胞后与高温煅烧骨支架材料复合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实验分为组织工程化骨组、单纯煅烧骨组及空白对照组三部分。实验手术后4周,8周,12周各处死动物4只,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检测骨缺损区域修复效果。
  结果:高温煅烧后的松质骨材料呈白垩色,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保留了天然松质骨的多孔状空间,孔隙率为66.10±1.32%,孔径范围137.44μm-538.72μm。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24小时后可见大量细胞黏附于支架上,7天后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动物手术后4周,X线片可见组织工程化骨组和单纯煅烧骨组骨植入材料完整包埋在术区,煅烧骨材料边缘可见一圈低密度阴影。HE染色可见实验侧骨小梁形成,对照侧无明显骨修复;术后8周HE染色可见实验侧新骨形成,对照侧只有纤维组织修复。术后12周HE染色可见新生牙槽骨已充满骨缺损处,骨小梁成团状,实验组X线片可见缺损区新生骨骨量明显增加,对照组X线可见骨缺损区阴影变浅,HE染色可见骨小梁排列凌乱。
  结论: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煅烧骨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较好地修复羊牙槽骨缺损,是修复小范围骨缺损理想的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