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6h】

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内容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讨论

1 一般情况

2 肺癌患者术后HAP的相关因素分析

3 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3年06月~2012年06月我院胸外科68例肺癌初次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7.0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相关因素分析表明,以下8项因素可能是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糖尿病、COPD、长期大量吸烟史、抑酸剂使用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切口疼痛明显。(2)病原菌的分布以G-菌占首位(64.79%),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之。其次为 G+菌(22.5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真菌居第三位(12.6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高度敏感。
  结论:(1)高龄、糖尿病、COPD、长期大量吸烟史、手术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抑酸剂使用时间长、切口疼痛明显是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2)对肺癌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应该足够的重视,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