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髓外和髓内系统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6h】

髓外和髓内系统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2 两患者手术指标的分析:

3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分析

4 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比较

讨论

1 股骨粗隆区域的解剖特点

2 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特点

3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

4 术前评估

5 手术时机的选择

6 手术方式的选择

7 人工关节置换

8 康复治疗与并发症的预防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髓外系统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等和髓内系统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44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者64例,5例失访,共59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髓外组36例,髓内组23例;年龄65~91岁,平均(75.47±7.580)岁;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6个月。
  结果:髓外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多余髓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髓外组和髓内组优良率分别为78.8%和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髓内系统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缩短卧床时间,骨折愈合快,减少了手术时间,而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