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造影特征及介入治疗
【6h】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造影特征及介入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临床资料与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材料

3 DSA检查

4 ABI计算方法

5 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足背动脉内径测量方法

6 患肢皮温测量方法

7 评估指标

8 纳入标准

9 排除标准

10 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级标准

11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研究结果

讨论

1 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病理学改变

2 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

3 影像评估在T2DM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4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治疗方法

5 介入术后再狭窄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造影特征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对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析。26例患者分别或同时采用经导管血栓负压抽吸术、灌注溶栓术、球囊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对术前、术后30天、90天后的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皮温,病变血管介入术后成功开通情况、按血管狭窄情况分组的疗效等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1.DSA造影显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闭塞,腘动脉及以上以狭窄为主;腘动脉以下以闭塞为主;2.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以术后30天、90天分别与术前相比:(1)术后ABI值明显提高(0.51±0.14 vs0.97±0.22,P<0.05;0.51±0.14 vs0.82±0.22,P<0.05);(2)足背动脉内径明显增宽(1.70±0.38 vs2.22±0.41,P<0.05;1.70±0.38 vs2.15±0.42,P<0.05);(3)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28.65±6.91 VS34.61±5.95,P<0.05;28.65±6.91 vs34.36±5.99,P<0.05);(4)皮温明显升高(31.23±1.36 vs34.73±1.25,P<0.05;31.23±1.36 vs34.52±1.28,P<0.05)。3.腘动脉及以上病变血管经介入治疗后血管成功开通率明显高于腘动脉以下(?2=16.79, P=0.000);4.狭窄血管成功开通率明显高于闭塞血管(?2=41.16, P=0.000)。
  结论: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能够准确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介入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