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状况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
【6h】

新疆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与高血压发病状况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其身心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在紧张所致高血压的病例对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NE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探索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1、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其身心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2、遗传与职业紧张交互作用所致高血压的病例对照研究

3、NE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探索研究

研究创新与展望

1、本研究创新点

2、本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DNA甲基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紧张与高血压及其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新疆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医务人员EMILIN1、SLC6A2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易感性的相关性及职业紧张交互作用在高血压人群中的致病作用,比较不同紧张程度和血压水平状态下NET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差异,探讨表观遗传学在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相关性中的调控作用。完善新疆地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和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和提高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抽取新疆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2036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ob stress survey,JSS)、工作倦怠、工作投入调查问卷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的现况调查;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确诊为高血压的200名病例组和200名对照组(匹配同性别、年龄±3岁、同民族)的基因多态性;3)采用亚硫酸氢盐克隆测序法处理基因组DNA,随后设计BSP引物进行PCR,并对 PCR产物进行测序判断 CpG位点是否发生甲基化。
  结果:1)共发放调查问卷2036份,收回有效合格问卷1847份,回收率为90.7%。男性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女性(P<0.05);不同工龄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不同(P<0.05);工龄10-20年组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最高(P<0.05);男性在工作倦怠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女性,女性在工作投入及精力和奉献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P<0.05);工龄10-20年组工作倦怠中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得分最高,工龄>20年组工作投入中奉献得分最高(P<0.05);不同科室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不同(P<0.05);外科、妇产科组除了工作压力强度与内科、儿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内科、儿科组(P<0.05);外科、妇产组和内科、儿科组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医技组(P<0.05);不同职称职业人群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不同,中级职称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最高(P<0.05);外科、妇产科组在工作倦怠总分、情绪耗竭2项得分均高于内科、儿科组和医技组(P<0.05);不同职业紧张水平医务人员在工作倦怠总分、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均不同(P<0.05);情绪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中,高度和中度紧张组均高于低度组紧张组(P<0.05);去个性化得分中,高度紧张组得分最高(P<0.05);不同职业紧张水平,医务人员在奉献得分不同(P<0.05);经LSD两两比较,其中奉献的得分中,高度和中度紧张组的得分低于低度紧张组(P<0.05);职业紧张各项得分与工作倦怠总分、情绪耗竭得分呈正相关,与奉献得分呈负相关(P<0.01);工作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组织支持缺乏指数与去个性化得分呈正相关(P<0.05);2)本次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慢病患病居前7位的依次是:颈、腰部疾病(24.6%)、慢性消化系统疾病(21.5%)、高血压(14.9%)、高血脂(10.1%)、呼吸系统疾病(8.0%)、慢性泌尿系统疾病(5.2%)、甲状腺疾病(4.1%);不同工龄组的颈、腰部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不同职业紧张水平组的颈、腰部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不同(P<0.05);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高血脂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工作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情绪耗竭及去个性化每增加1个单位,医务人员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分别增加6.172、5.134、6.805、4.470倍;3)病例组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在高血压遗传史、被动吸烟、食盐、夜班频率、睡眠质量、职业紧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职业紧张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4)rs2304682位点各个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397771位点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遗传史、被动吸烟、食盐、睡眠质量、夜班频率、职业紧张水平影响后,以rs2304682位点 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 GG基因型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OR=2.611,95%CI:1.190-5.727);以rs2304682位点CC+CG基因型为参照,携带 GG基因型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OR=2.432,95%CI:1.156-5.118);以rs2397771位点 GG基因型为参照,携带 GC基因型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OR=1.731,95%CI:1.057-2.835);以rs2397771位点GG基因型为参照,携带GC+CC基因型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OR=1.703,95%CI:1.081-2.683);5)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发现:rs2304682与rs2397771、rs2304682与职业紧张、rs2397771与职业紧张基于相乘模型交互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GMDR分析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发现:rs2304682-rs2397771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紧张-夜班频率,rs2397771-职业紧张-夜班频率两个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rs2397771-职业紧张-夜班频率模型为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最佳模型;6)医务人员职业紧张-高血压-基因的关联研究提示本次调查的高血压产生与各因素间的复杂关联中,职业紧张、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产生间存在较强的显著关联,同时生活习惯等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7)NET基因启动子区CpG1及CpG7各组之间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LSD两两比较,对照组-高职业紧张组、高血压-高职业紧张组甲基化水平高于高血压-低职业紧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CpG位点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医务人员中男性、工龄在10-20年组,且外科、妇产科组职业紧张、倦怠水平最高,中级职称职业紧张水平最高;女性在工作投入及精力和奉献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与性别、工龄、科室及职称等个体特征相关。职业紧张越高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越高;职业紧张水平越高工作投入水平越低。工龄和职业紧张可能是影响医务人员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高血脂、工作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情绪耗竭及去个性化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医院应积极干预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降低心理健康风险,增加应对资源,加强自我保健和修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本研究的对照组人群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接近,进一步提示由于研究对象选择导致基因型在人群分布产生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果可靠;EMILIN1基因rs2304682及SLC6A2基因rs2397771两个SNP位点和职业紧张、遗传史、被动吸烟、食盐、睡眠质量、夜班频率6个因素存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因此在预防高血压的过程中,对于存在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时,应避免外界高危因素的刺激。降低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减少夜班频率可以预防易感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生活习惯可能通过职业紧张因素的影响而共同对基因多态性产生影响,进而对高血压的产生进行影响。这能够为今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及高血压产生等问题的干预提供有效干预措施建议;3)职业紧张组中高血压医务人员其NET基因启动子区CpG1及CpG7位点DNA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提示表观遗传学在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相关性中具有调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