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OPD患者30天内再住院影响因素及死亡情况分析
【6h】

COPD患者30天内再住院影响因素及死亡情况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观察指标

3 资料录入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4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情况

3 观察组与对照组COPD患者合并症分布情况

4 AE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

5 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讨论

1 急性加重期药物治疗方案对30天再次急性加重率的影响

2 合并症分析及预后分析

3 30天内发生AE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4 不足与缺陷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0天内再住院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预防或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并在出院后30天内因急性加重再次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同时收集病情严重程度相同未发生30天内再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通过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病例资料,找出可能与COPD患者出院后30天内发生再入院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收集观察组176例患者,对照组150例,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在三代加酶和喹诺酮药物使用频次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频次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x2=24.34,P<0.01);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吸入激素的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使用全身激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14.14,P<0.01);COPD患者出院后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未遵医嘱服药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COPD患者合并症中以心血管疾病较多,依次是糖尿病和支气管哮喘;对比发现合并症数量小于3种时,对照组合并症小于3的人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合并症数量大于等于3时,观察组合并症大于3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97,P<0.01);对两组COPD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组中2年内死亡的患者有50人(28%),对照组中2年内死亡有17人(11%),观察组COPD患者2年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2=13.38,P<0.01)。
  结论:COPD患者30天内再住院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前一次住院期间治疗(激素治疗、抗生素治疗),自身的合并症管理,出院后的药物依从性相关。同时两组患者的中医的辨证型以痰浊壅肺证及燥邪伤肺证多见。发生30天再住院的COPD患者2年死亡率较未发生再住院的患者有显著升高。提示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当重视COPD患者30天再住院的发生。COPD患者30天内再次发生急性加重对判断CODP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