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oll4与肠腔及肠粘膜菌群的变化在TNBS诱导的UC大鼠模型形成中的关系研究
【6h】

Toll4与肠腔及肠粘膜菌群的变化在TNBS诱导的UC大鼠模型形成中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试验方法

结果

1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病理学评分

2 粪便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及TLR4mAb 干预组6 种目标菌属定量值的比较

3 结肠粘膜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及TLR4mAb 干预组6 种目标菌属定量值的比较

讨论

1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基础

2 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3 肠道腔菌群与膜菌群定量对比

4 Toll样受体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5 肠道菌群与Toll样受体4在UC发生中的相互作用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肠道菌群变化与Toll样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Ab)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腔及肠黏膜内拟杆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及大肠埃希菌属含量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模型组和TLR4mAb干预组。模型组、干预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干预组造模当天给予TLR4mAb腹腔注射,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留取结肠黏膜及粪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所有标本中不同细菌含量。
  结果:粪便标本:UC组较正常组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含量增加(P<0.017),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含量减少(P<0.017),消化链球菌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R4mAb干预组较UC组,消化链球菌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目标菌含量均有所恢复(P<0.017)。TLR4mAb干预组较正常组目标菌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肠黏膜标本:UC组较正常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余目标菌含量均增加(P<0.017)。TLR4mAb干预组较UC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余目标菌含量均减少(P<0.017)。TLR4mAb干预组较正常组拟杆菌含量偏高(P<0.017),其余目标菌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UC模型大鼠较正常组目标菌含量均存在变化,提示UC的发生与肠道菌群改变密切相关。TLR4mAb能改善UC模型大鼠相关菌群结构,提示Toll样受体4在UC发生及UC肠道菌群变化中可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UC模型大鼠肠道粪便与黏膜标本中目标菌含量变化不同,提示UC的发生中肠道粪便及黏膜相关细菌的变化不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