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内容

4 质量控制和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评价概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开展的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工作现场调查分析,结合我市2011-2015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了解和掌握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终审日期为2011年1月1日0点至2015年12月31日24点导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内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数据,导入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直报率、网络报告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等数据;依据《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考核方案(2011-2015版)》的相关内容与方法,按整群分层抽样的原则,对乌鲁木齐市8个区县医疗机构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工作调查。
  结果:
  1.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直报率与网络报告率相同逐年有所下降;直报率总体保持在80%以上,网络报告率从2014年开始明显下降;全市网络综合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逐年上升,均保持在9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011-2015年,调查我市医疗机构漏报率1.49%,由2011年的4.96%下降到2015年的0.65%,总体呈下降趋势;漏报率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是风疹20%(3/15),淋病8.70%(2/23),手足口病2.21%(10/453),流行性腮腺炎2.06%(9/436),水痘1.66%(6/361);与其他省市调查结果一致,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乙类;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3.9%,不同年份间报告及时性有统计学意义,呈逐年上升,这与网络直报系统给出的数据统计结果一致;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分别为90.84%、89.35%和83.51%,高于2013年国家平均水平,低于部分省市平均水平。
  3.作者对2011-2015年所有调查的医疗机构工作情况可能对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区域、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自查等内容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漏报率逐年降低,报告及时率不断上升,虽然近几年报告卡填写质量有较大进步,但与其他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定有效制度,增强医务人员报告意识和责任心,卫生主管部门加强督导与检查,落实相关经费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根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