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
【6h】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患者在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分布情况

2 感染来源

3 致病菌群

4 受累间隙

5 影像学检查

6 糖尿病与严重并发症相关性

7 疾病的转归

讨论

1 病因

2 诊断

3 治疗

4 严重并发症

第二部分 VSD运用于重症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评价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治疗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VSD在临床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⑴回顾性研究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致病菌群、易感人群、伴随并发症,探讨其病因、易感人群,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⑵筛选出伴有糖尿病与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其相关性,为重症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⑶对目前在重症颌面颈部间隙感染中运用VSD治疗的病例进行疗效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①收集2011.5-2016.5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149例感染病人的一般资料,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感染来源、致病菌群,易感人群以及诊断方法。②筛选出伴随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评估不同方案的疗效。
  结果:⑴149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其中男性83人,女性66人,男女比例为1.26:1,好发人群多为中老年男性;感染来源多为牙源性(62.42%),致病菌群以星座链球菌为主(26.07%),下颌下间隙为最常累及间隙(63.73%)。⑵重症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35例,其中18例治疗方案为为传统组,另外17例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VSD引流为改进组。改进组与传统组比较,术前WBC、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种指标呈下降趋势,改进组比传统组下降更明显,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与传统组换药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改进组与传统组住院天数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⑾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的易感人群为中老年男性,感染来源多为牙源性,下颌下间隙为最常累及间隙。②糖尿病与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明显关系。③VSD运用于重症颌面颈部间隙感染中疗效确切,能及时吸出局部脓液,达到协助控制炎症目的,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医务工作者负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