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丁香属植物叶表皮系统进化与环境适应及杂交胚败育机制研究
【6h】

丁香属植物叶表皮系统进化与环境适应及杂交胚败育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丁香属植物及其分布

1.2丁香属植物的研究状况

1.2.1丁香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

1.2.2生理生化特性

1.2.3丁香属植物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

1.2.4丁香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药理学研究

1.2.5丁香属植物育种工作研究进展

1.2.6胚败育机制的研究

1.2.7观赏价值的研究

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实验方案

1.4.1丁香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适应及系统学关联分析

1.4.2丁香属植物杂交败育研究

第二章丁香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特征与环境适应及系统学关联

2.1材料和方法

2.1.1材料

2.1.2主要仪器及试剂

2.1.3试验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表皮附属物特征

2.2.2表皮细胞特征

2.2.3气孔数量特征

2.2.4气孔与气孔两极的空间排布方式

2.3讨论

2.3.1叶表皮形态与环境适应

2.3.2叶表皮形态特征的系统学关联

2.4结论

2.5图版

第三章丁香败育机制研究

3.1实验与方法

3.1.1实验材料

3.1.2仪器设备

3.1.3试剂及配制:

3.1.4实验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败育组合与对照可育组合胚发育形态比较

3.2.2授粉后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3.2.3内源激素平衡分析

3.3讨论

3.3.1败育的胚胎学机制

3.3.2胚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3.3.3胚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关系

3.4结论

3.5图版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通过对7种丁香叶片表皮形态比较,分析了系水平上的环境适应机制差异及其与系统学的关联。结果表明:暴马丁香(长花冠管组)和紫丁香(欧丁香系)的叶片形态比其他5种有更强的适应性。与遮荫环境相比较,羽叶丁香在光环境下的表皮细胞体积变小,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开张度减小:气孔开张度的变化只发生在保卫细胞的纬向宽度上,长轴相对稳定。从气孔器类型、蜡质纹饰、表皮细胞形态及垂周壁特征看,暴马丁香和华北紫丁香带有较为进化的特征,羽叶丁香系、巧玲花系和红丁香系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一结果为我们正在进行的驯化适应研究提供有力的形态学解释。 通过对败育组合‘关东丁香(S.velutina)×四季丁香(S.microphylla)'及其对照可育组合‘蓝丁香(S.meyeri)×四季丁香(S.microphylla)'的胚形态解剖学观察及子房内源激素的测定,分析败育原因及与内源激素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败育原因为由胚乳败育导致的胚中途败育。综合激素测定结果,认为在子房发育的关键时期(原胚形成期),细胞分裂素(zr、iPA)的缺乏及阶段性相对高水平的脱落酸(ABA)含量可能导致败育,同时认为胚胎的正常发育可能需要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这一结果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