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淀粉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
【6h】

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淀粉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和缩略语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干物质积累运转与高产的关系

1.2.2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

1.2.3新疆优质小麦生产现状

1.2.4淀粉的积累规律

1.2.5淀粉的基本构成

1.2.6小麦籽粒淀粉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1.3影响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因素

1.3.1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1.3.2氮、磷肥对淀粉的影响

1.4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区基本情况

2.2材料与试验设计

2.3试验方法

2.3.1调查内容

2.3.2测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品种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和产量分析研究

3.1.1叶片和叶鞘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3.1.2茎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3.1.3穗部干物质积累动态

3.1.4总干物质积累动态

3.1.5开花后干物质运转与分配特点比较

3.1.6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3.1.7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3.2不同品种春小麦可溶性糖变化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3.2.1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茎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3.2.3叶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2.4颖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2.5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2.6不同品种籽粒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3.2.7不同品种各器官可溶性糖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

3.2.8不同品种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及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

3.3不同品种春小麦籽粒淀粉组分积累动态

3.3.1不同品种籽粒直链淀粉积累动态

3.3.2不同品种籽粒支链淀粉积累动态

3.3.3不同品种籽粒直/支比的变化趋势

3.3.4不同品种淀粉积累量方程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不同品种春小麦干物质及产量分析

4.2不同品种春小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糖与籽粒淀粉含量关系分析

4.3不同品种春小麦籽粒淀粉组分积累规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春小麦新春12号、新春15号、新春17号、新春13号、新春6号、98-8、y-20、新春26号等8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以下3个内容: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产量的构成分析;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小麦光合器官和非叶光合器官中可溶性糖变化运转规律与籽粒中淀粉含量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小麦籽粒中淀粉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如下: (1)新春15号产量最高达到6689.28kg/hm2,其次为新春12号、新春26号、新春17号、新春6号、98-8、新春13号、最低为y-20。通过对干物质动态变化和转运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强筋类春小麦相对于其它类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低,但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存在,而中筋、中强筋、弱筋类春小麦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或规律性不强。 (2)不同小麦品种不同部位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通过对可溶性糖转运量的分析发现,开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量和对淀粉的贡献率基本以茎最大颖次之,然后是鞘,叶最小;花后均以茎最大叶次之,而后是鞘,颖最小。相关分析表明,茎、鞘、颖与淀粉含量之间均呈负相关,旗叶、其它叶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大。 (3)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随籽粒灌浆而不断上升,籽粒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随籽粒灌浆的推移呈“V”型曲线变化。成熟期总淀粉含量由高到低为:新春13号、新春17号、98-8、新春12号、新春15号、新春26号、新春6号、y-20;直/支比最大为新春15号,往后依次为新春6号、新春13号、98-8、新春12号、新春17号、新春26号、y-20。

著录项

  • 作者

    郭飞;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与耕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书兵;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2.120.1;
  • 关键词

    春小麦; 淀粉; 可溶性糖;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