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
【6h】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索引

声明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第3章 绢蒿荒漠地上植被群落更新特征

第4章 绢蒿荒漠植物群落结实规律及主要植物结实萌发特征

第5章 绢蒿荒漠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第6章 绢蒿幼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第7章 围栏封育下绢蒿幼苗分布格局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第8章 小尺度下绢蒿种群幼苗更新时空格局

第9章 不同退化梯度下绢蒿成年种群更新空间格局

第10章 绢蒿荒漠不同退化草地植被更新模式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历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气候较剧烈的变化和人为过度干扰下,广泛分布在新疆天山北坡的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的正常发展和更新演替发生了畸变,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本研究从绢蒿荒漠地上植被群落数量及分布特征、土壤种子库数量及分布特征、种子结实规律和主要植物萌发特征等方面阐明围栏封育条件下植被的发展以及变化过程。同时,重点对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S.brotalense)在种群更新过程中的幼苗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生态特征、种群(包括成株和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分析,阐明建群植物对草地更新所起到的作用。最后整合植被、种子繁殖体、土壤种子库、来年幼苗四个阶段的数量数据,探讨退化草地的植被自然更新(循环)模式,揭示绢蒿荒漠的更新恢复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围栏封育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植被的结构组成,但对植被密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气候的年际波动对植被群落状态影响更为剧烈并且在决定植被状态上居于主导地位。地上植被密度总体上表现出围栏内大于围栏外,而年度间则由于气候波动表现出剧烈的波动现象。由于群落密度在围栏内外及年度间存在差异,由此引起生物量在上述条件下也发生剧烈变化。同时构成群落的物种变化属性、物种多样性特征在年度和围栏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趋于复杂化。植被在空间分布状态上总体表现为异质性较强。并且构成群落的主要物种在围栏内外的个体特征也产生了较大分异。
   (2)群落种子总产量较高,为植被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更新基础。种子产量主要受围栏和年度气候条件两因素的影响,围栏内种子产量要明显高于围栏外,年际间种子产量的变动更为剧烈,表现为2007>2009>2008年。三种主要植物单株种子结实规律表现各异,其中绢蒿单株种子产量对围栏和年度两因素的变化都极为敏感,在围栏内外和年度间均差异极显著。而叉毛蓬和弯果胡卢巴单株种子产量和单株重量只在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三种植物中以叉毛蓬(Petrosimonia sibirica)萌发各指标均最高,绢蒿次之,弯果胡卢巴(Trigonella arcuta)总体萌发率最低,其中绢蒿和叉毛蓬种子萌发过程对种子大小具有依赖性。
   (3)各退化梯度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萌发进程呈现明显的单峰曲线。土壤种子库中包含有大量的可萌发种子,是植被更新潜在的“更新繁殖库”。围栏内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高于围栏外,但物种构成成分都较为简单,萌发植物物种数量在8-10种之间。围栏内土壤种子库和植被物种构成相似性随着退化程度增加逐渐减小,围栏外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各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均表现出随着植被密度增加,种子密度增加。土壤种子库各物种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关联,但同一物种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由于区域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
   在水平方向上,不同退化梯度围栏内土壤种子库中各组分种子分布在小尺度上存在自相关,但各变量自相关有正有负,种子密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复杂。不同植物种子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斑块状分布。
   (4)绢蒿幼苗在4-6月为地上部分生长的旺盛时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幼苗则采取叶片脱落、地上部分生长速度减慢而转向根系生长,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呈现出明显的异速生长模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绢蒿体内Fpro、Sp、MDA含量上升,可通过积累上述调节性物质应对干旱胁迫对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幼苗能够进入种群更新过程。干旱胁迫显著降低幼苗光合速率,并且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光合速率增加,其具有明显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同时蒸腾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强而逐渐增加。干旱胁迫使不同CO2 浓度下绢蒿幼苗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降低,增高了幼苗的CO2补偿点。
   (5)当种群密度较大时(中度退化区域),绢蒿幼苗在空间内分布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要分布模式,但由于围栏、生境条件、时间的变化聚集强度有所差别。同时在聚集分布模式下,不同微生境条件下的幼苗发生及存活状态也明显不同,其中凋落物、植被盖度、成株绢蒿的分枝数量、退化程度对幼苗发生和存活影响较大。在种群密度较小的状态下(重度和极度退化区域),绢蒿幼苗在小尺度上分布和母株的关系较为明确,幼苗分布基本集中在距离母株50cm范围内,并且幼苗分布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总是向增加个体适合度的分布状态转换。绢蒿成株分布在三种退化梯度下,均表现出在小尺度上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存在分布模式转换的节点,并由聚集分布转换为随机或均匀分布。不同大小级别成株在小尺度上具有密切关联,但随着尺度增加,关联性逐渐减弱。
   (6)各退化区域围栏内外植被更新过程中,植被、种子、土壤种子库、来年幼苗中所包含物种数量变化不大,在8-12种之间。中度退化区域围栏内外较低的植被密度可产生大量种子并可充实到土壤种子库中去,但围栏内种子库到幼苗的转化效率较低,围栏外转化效率有所提高。重度退化区域围栏内外则表现出高的植被密度,高的种子产量,并由此产生较多的幼苗,种子库到幼苗的转化率很高。极度退化区域围栏内外植被密度较低,但也可产生大量种子,围栏内种子产量和种子库种子密度几乎相等,围栏外种子库种子密度要高于种子产量。三种退化梯度围栏内外植被更新的主要来源是种子繁殖体。中度退化区域有相当数量绢蒿幼苗参与植被更新循环,而其他两区域主要以一年生植物为更新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