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配置研究
【6h】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配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授权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1.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涵义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环境压力理论

2.2.4 水循环基本理论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的概况

3.1.1 独特且非常重要的地理区位

3.1.2 地形复杂并且地貌类型多样

3.1.3 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

3.1.4 水资源短缺并且时空分布不均,流域供需水矛盾凸显

3.1.5 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3.1.6 野生动植物类型多样,珍稀物种数量较大

3.2 社会经济相关状况

3.2.1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人工绿洲面积扩大

3.2.2 经济增幅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3.2.3 交通便利,口岸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第4章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目标、结构和功能

4.1.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的定义

4.1.2 水资源承载力所研究的目标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4.1.4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性特性

4.2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4.2.1 水资源需求影响因素确定

4.2.2 可供水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2.3 水资源生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建立

4.3.1 基本原则

4.3.2 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4.1 灰色模型的特点

4.4.2 灰色预测机理

4.4.3 灰色预测的分类

4.4.4 灰色GM(1,1)模型的理论基础

4.4.5 灰色模型GM(1,1)的建立

4.4.6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5章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5.1 水资源合理配置内涵和含义

5.2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方法

5.2.1 水资源配置方式

5.2.2 水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目标

5.3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5.3.1 艾比湖流域灌溉水量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内的最优配置

5.3.2 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

5.3.3 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近40年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粗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上干旱区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艾比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己十分突出。不仅是艾比湖流域,而且直接威胁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可持续发展。
   在查阅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及优化配置相关理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首先从水资源量的支撑能力和经济支撑能力、生态支撑能力以及水资源供水水质的支撑能力等几个方面对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进行详细的量化研究。本文以艾比湖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将灰色系统理论运用到水资源分析和水资源估算当中,分别对水资源平衡和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需水状况、缺水程度和承载能力。本文还从区域水资源方面,结合水资源时空分布和供需特点,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水资源、经济发展及环境管理的整体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研究,将会有利于提高该区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从而促进研究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对促进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