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研究及果实品质观测
【6h】

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研究及果实品质观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果树光合特性的研究意义

1.3 果树光合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果树栽植密度和树形结构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第2章 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测定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栽植密度分别为3m×5m,4m×5m,5m×6m的20年生疏散分层形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主要测定分析了三种密度冠层内不同部位在不同时期的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CO2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以及这些环境因子的差异对香梨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三种密度和冠层内不同部位的环境因子总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光强和温度:5m×6m>4m×5m>3m×5m,外围>内膛;大气湿度:4m×5m>3m×5m>5m×6m,内膛>外围;空气CO2浓度:不同密度之间差异不大,外围>内膛。这些环境因子的季节差异较大,光强、温度和大气湿度的年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7月;空气CO2浓度5-9月则呈“W”形变化。
  2.三种密度和冠层内不同部位的Pn和Gs总体表现为:4m×5m>5m×6m>3m×5m,外围>内膛;Tr:5m×6m>4m×5m>3m×5m,外围>内膛;Ci每个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内膛>外围。Pn、Gs、Ci的季节变化每个密度之间并不规律,Tr的季节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7月。即光合能力4m×5m>5m×6m>3m×5m,外围>内膛。
  3.不同密度的光饱和点:5m×6m>4m×5m>3m×5m,不同部位:外围>内膛;表观量子效率:不同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内膛>外围。稀植果树和外围光照充分叶片的最大光合能力高,密植和内膛叶片会通过提高表观量子效率加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对CO2浓度的响应与光强响应曲线相似,稀植和外围叶片的CO2饱和点更高。
  4.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不同密度:3m×5m>4m×5m>5m×6m,但未达显著水平;不同部位:内膛>外围,差异显著,弱光下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充分利用光能。比叶重则刚好相反,光照充足的叶片比叶重更高。
  5.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都表现为:3m×5m>4m×5m>5m×6m,内膛>外围。密度5m×6m易受强光抑制,密度3m×5m较郁闭,PSⅡ潜在活性高但无法充分释放,故密度4m×5m更合理。
  6.光照充足的稀植、外围果实比弱光的密植、内膛果的单果质量大,糖多酸少,果实硬度小:但光照充足的果实Vc含量低,石细胞含量多。主成分分析得出综合品质排名:4m×5m外围>5m×6m外围>5m×6m内膛>3m×5m外围>4m×5m内膛>3m×5m内膛。
  密度4m×5m果林在光合能力、光能转化效率和果实品质上都比其他两个密度更有优势,因此,建议在香梨生产中推广4m×5m的栽植密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