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红枣果实两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关键防治技术研究
【6h】

新疆红枣果实两种真菌病害病原鉴定及关键防治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红枣的分布及价值

1.2 红枣病害的研究现状

1.2.1 病害种类及其病原

1.2.2 病害侵染循环途径

1.2.3 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1.3 本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枣黑斑病及软腐病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仪器及试剂

2.1.4 病害症状及发病动态观察

2.1.5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2.1.6 致病性测定

2.1.7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1.8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枣黑斑病的病原鉴定

2.2.2 枣软腐病的病原鉴定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两种果实病害病原越冬场所调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仪器及试剂

3.1.4 菌丝体的培养与收集

3.1.5 基因组DNA提取与PCR扩增

3.1.6 特异性引物设计与验证

3.1.7 退火温度的优化

3.1.8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3.1.9 病原越冬场所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物筛选与特异性验证

3.2.2 退火温度的优化

3.2.3 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3.2.4 病原越冬场所检测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两种果实病害的防治药剂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地点与试验田概况

4.1.2 供试菌株

4.1.3 供试培养基

4.1.4 供试药剂

4.1.5 抑菌圈实验法

4.1.6 毒力测定试验

4.1.7 田间药剂筛选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枣黑斑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4.2.2 枣软腐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红枣黑斑病及软腐病是新疆普遍发生且较为严重的两种主要果实病害,严重影响了红枣的品质及产量。本研究对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及病样采集,对两病的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在此基础上,对病原菌田间越冬场所进行调查,并利用抑菌圈比较、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的筛选。以期准确查明两病病原、筛选出高效防治两病药剂,建立关键防控技术,为新疆红枣黑斑病和软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采集的黑斑病样品进行分离,共得到7种分离物,其中,链格孢属分离频率最高,占所有分离物的76.1%,其余6种分离物的分离频率均处于10%以下;红枣软腐病样品所获得6种分离物中,根霉属分离频率最高,占分离总数的66.7%,其次是链格孢属38个,占分离总数的19.2%,其余4种分离物的分离频率均小于10%。经回接证病试验,接种链格孢菌的健康枣果发病率为84%;接种根霉菌的健康枣果发病率为82.3%。初步判定当前新疆枣果实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软腐病病原是根霉属。
  (2)参照《真菌鉴定手册》及相关文献、专著,对枣黑斑病及枣软腐病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分别结合EF-1α延伸因子基因序列,rDNA-IT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把枣黑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属的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枣软腐病病原菌鉴定为根霉属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3)对采集的根土、落叶、落果、枯枝和树皮五类样品中病原菌检出率进行统计,明确A.alternata的田间主要越冬场所为落叶和落果;R.oryzae的田间主要越冬场所为落叶、落果及根土。
  (4)筛选出有效防治新疆红枣黑斑病的杀菌剂,分别为80%乙蒜素及5%己唑醇,防治效果为65.3%及61.7%;50%氯溴异氰尿酸和5%己唑醇可作为防治新疆枣软腐病的药剂,防治效果分别为73.6%和67.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