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俯卧位腰段椎静脉系压力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6h】

俯卧位腰段椎静脉系压力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及版权授权书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腰段椎静脉系结构及压力测定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俯卧位椎静脉系腰段压力与腹内压、体质指数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为减少MED术中出血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05年10月,患LDH需行MED治疗者33例,其中男性16例占48%,女性17例占52%,年龄26~60岁,平均(40±7.9)岁。于手术前1日测量并记录每例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腹围。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病史,告知MED术中及腹压测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可能存在的不适感及应对方法,取得患者本人同意。计算每例患者体质指数,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轻度瘦弱组、正常组、超重组。手术当日术前3h自Foley导管向膀胱内注入50mL灭菌生理盐水静待30min后测定仰卧位、左侧卧位、置垫后俯卧位腹内压,分别记为P1、P2、P3,每一体位随机读取三次腹内压值后取平均值。术中观察MED镜下腰段椎静脉系形态及扩张程度与腹压腹围的关系及术中出血情况,静脉扩张程度分为轻度、重度。术后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 结果:MED镜下观察:进入椎管后,可见椎内后静脉丛,色淡兰,壁薄,直径约3~4mm,周围可见脂肪组织。牵开硬膜及神经根,可见椎内前静脉贴附于前纵韧带后面。静脉迂曲,怒张,壁薄,直径约4~6mm。本组IAP为P1:2.2~11.0mmHg,平均(5.5±2.3)mmHg;P2:1.5~8.1mmHg,平均(4.5±1.9)mmHg;P3:8.5~18.3mmHg,平均(13.1±2.7)mmHg。男性俯卧位IAP为9.4~18.2mmHg,平均(13.9±2.7)mmHg。女性俯卧位为:8.5~18.3mmHg,平均(12.3±2.5)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质指数者俯卧位IAP测定:本组身高1.54~1.85m,平均(1.69±7.0)m;体重44~85kg,平均(68.0±10.3)kg;BMI18.3~28.3kg/m2,平均(23.6±2.4)kg/m2。轻度瘦弱组为P3(11.4±2.6)mmHg。正常组为P3(12.4±2.3)mmHg。超重组为P3(15.6±2.4)mmHg,轻度瘦弱组、正常组与超重组I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出血量20~620mL,平均(104.7±110.8)mL,其中女性1例出血达620mL者为月经后第三天,除外该例后,出血量20~260mL,(85.9±62.9)mL。本组腹围63~101cm,平均(81.7±8.7)cm。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2.9±11.6)min。 结论:椎静脉系腰段压力变化与IAP压力变化呈正相关。IAP变化受年龄、BMI、腹围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BMI作用可能较强。IAP高并不是MED术中出血多的唯一因素,术者的熟练程度与出血量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