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SDS-PAGE分析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蛋白表达的差异
【6h】

利用SDS-PAGE分析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蛋白表达的差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本文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声明

引言

文献综述

1 SDS-PAGE

1.1 SDS-PAGE原理

1.2 SDS-PAGE应用的研究进展

2家禽早期胚胎研究进展

2.1鸡的早期胚胎研究进展

2.2鹌鹑早期胚胎研究进展

2.3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研究进展

3总结

第一章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胚胎大批死亡确切时间的观察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第二章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第三章SDS-PAGE法分析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蛋白表达的差异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鸡与鹌鹑的远缘杂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亲和性,其杂交种胚胎早期出现大量的死亡,且其死亡原因到目前为止仍未得到很好地解释,是世界难题。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的时间是研究其死亡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杂交种早期胚胎大批死亡的确切时间进行分析。目前研究发现杂交种蛋入孵的3~5天前胚胎中还有公有母,而在以后各个孵化阶段以及出壳后几乎全部为雄性,表明胚胎死亡也很可能与其性别分化有关。而且有研究发现早期胚胎mRNA表达的差异也是导致了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表明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与某种功能基因的表达差异也存在着一定关系。本研究主要分析杂交种早期胚胎蛋白表达的差异,然后对蛋白表达差异的杂交种胚胎性别鉴定,最后探讨其表达差异蛋白的个体与性别的关系而展开本实验。 本实验以鸡(♂)与鹌鹑(♀)正交组合杂交种的早期胚胎为研究对象,杂交种蛋入孵66~186 h的不同时间点采样,每个时间点取8个活胚,共取杂交禽活胚116个。实验分5批在其孵化不同时段取杂交种蛋1494枚,除了19枚因为散黄,10枚因为蛋壳破裂等外在原因导致的死亡外,其中有560例死亡,其中555例十分相似,发现555例死亡胚胎的形态均和杂交种胚胎在72±6h的形态相似,结果得出杂交种早期胚胎大批死亡的确切的时间应为72±6h。 公鸡提供Z染色体,母鹌鹑提供Z、W染色体,子一代中雌性的W染色体应来自母鹌鹑,应用鉴定鹌鹑性别的引物来鉴定杂交种的性别。根据鹌鹑Wpkci基因特异片段,先后设计5对引物和引用1对引物用于鉴定杂交种性别。其中用合成的Owpkcil引物和β-actin引物在同一体系性别鉴定时,已知性别的鹌鹑扩增结果是雌性鹌鹑出现两条特异条带347bp(Qwpkcil)和425bp(β-actin),雄性鹌鹑出现一条带425bp(β-actin);杂交种条带有两条带和一条带之分。对成年杂交种性别鉴定时,只出现一条带425bp(β-actin)。 细微剖解杂交禽种蛋1494枚,分5批在不同孵化时段共取活胚116个作为实验组;细微剖解鹌鹑和鸡的种蛋共328枚,分2批在不同孵化时段各取活胚120个作为对照组;对杂交种早期胚胎SDS-PAGE分析,以对鸡早期胚胎、鹌鹑早期胚胎SDS-PAGE分析为对照,发现大小为66200Da左右的蛋白条带在杂交种早期胚胎表达时出现了差异,而鹌鹑、鸡在此处都高度一致。72h鸡和鹌鹑杂交种胚胎蛋白在66200Da左右处出现了明显的亮带。性别鉴定后发现出现亮带的个体为雌性,未出现亮带的为雄性。72h大小为66200Da左右的蛋白条带的过度表达很可能是造成杂交种雌性胚胎的早期大批死亡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