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的研究
【6h】

饲草型小黑麦株高形成特点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简写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不同株高小黑麦基因型的形态学、细胞学比较

第三章 不同株高小黑麦品种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外源激素的响应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为了探索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株高形成特点,明确其生理特性,本试验以六个不同株高的六倍体小黑麦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株高类型小黑麦基因型的株高生长动态规律、茎组织细胞结构及其叶片中同工酶和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并对不同株高类型小黑麦基因型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了调查。从而为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的小黑麦品种和制定合理的耕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小黑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
   兼用型小黑麦与饲草型小黑麦品种间的株高及其构成因素各节间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其株高在不同年份比较稳定。株高形成的动态表明饲草型小黑麦的株高形成最快时期较兼用型小黑麦晚10天左右。株高构成指数结果分析表明,两种类型小黑麦基因型的株高构成指数在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株高与构成因素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穗下第一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穗下第二节间长贡献次之。
   2.不同株高小黑麦细胞学特性的比较
   在抽穗期和扬花期饲草型小黑麦上部节间L1、L2、L3的细胞数目与兼用型小黑麦的细胞数目差异显著而细胞长度不显著,而下部节间的细胞长度差异显著但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不同株高小黑麦的下部节间长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细胞长度差异引起的,L1、L2与L3节间长度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细胞数目不同引起的。
   3.不同株高小黑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的比较
   在整个生育期中,不同株高小黑麦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株高呈现不显著负相关,且不同小黑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不大,都显示了5条酶谱。这说明小黑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株高的呈现一定负相关性。
   4.小黑麦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
   在整个生长期内,兼用型小黑麦基因型中的ABA与ZR含量都高于饲草型小黑麦品种,且ABA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含量逐渐降低;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的GA含量在抽穗期显著高于饲草型小黑麦,而在其他时期均低于饲草型小黑麦;兼用型小黑麦品种的IAA含量在抽穗期显著高于高秆品种,在生长后期饲草型小黑麦显著高于兼用型小黑麦;饲草型小黑麦的IAA/ABA、GA/ABA与(IAA+GA)/ABA的比值均高于兼用型小黑麦,ZR/IAA、ZR/GA比值的变化趋势分别与IAA、G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5.不同株高小黑麦对外源赤霉素的响应
   小黑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因基因型、外源赤霉素浓度和喷施时期而异。在拔节期外施赤霉素,处理初期饲草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后期生长缓慢低于对照;兼用型小黑麦处理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拔节期外施赤霉素对小黑麦的基部节间伸长有促进作用;在抽穗期喷施外源赤霉素,使得兼用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低于饲草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且以低浓度处理的兼用型小黑麦的相对生长速率高于对照,饲草型小黑麦在生长后期高于对照;高浓度的GA3对饲草型小黑麦的上部节间伸长有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