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6h】

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对照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同源性鉴定

第三章 枣疯病植原体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枣树原产我国,属于我国的特产果树。近年来,我国枣树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使得枣产业在新疆果业中占有一定分量。然而,在生产上对枣树及果品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枣疯病是枣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枣疯病被称为枣树的癌症,具有毁灭性,目前虽然出现一些治愈方法,但是其效果不太明显。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基础,根据Lee设计的通用引物R16mF1/R16mR1对植原体16S r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目的片段,通过BLAST比对,DNAman 软件分析,根据保守区域设计多对引物,通过实验筛选适合的引物,优化PCR扩增体系及条件,建立了枣疯病植原体的检测体系。利用该检测体系,对新疆部分主栽品种进行带病情况调查。具体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1.根据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R16mF1/R16mR1,对陕西和山西具有枣疯病植株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别得到1432bp和1433bp的两条序列,DNAman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二者同源性为99.37%。挑选27条关于16S rDNA具有明确分组的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以此为基础,选择17种具有16S rDNA分组的典型的限制性内切酶,通过pDRAW32软件计算机模拟RFLP,结果表明枣疯病植原体的酶切图谱都一致,与其他组的酶切图谱均存在差异,其中最大的为9处差异,最小的为3处差异。分析同源性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来自陕西和山西的枣疯病植原体的16S rDNA片段和16S rDNA V-B组的遗传距离最近,应该划分到16S rDNA V-B组中。故确定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属于16S rDNA V-B。
   2.对获得的16S rDNA序列,通过BLAST获得与其相似的序列99条,DNAman软件分析其同源性,得到枣疯病植原体的保守序列,运用Primer 5.0针对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运用BLAST检测这些引物,是否只扩增植原体16S rDNA,剔除可以扩增出其他菌体的引物序列,筛选出只扩增植原体序列的NTF1/NTR1、NTF2/ NTR1、NTF3/NTR1、NTF1/NTR2、NTF2/NTR2和NTF3/NTR2六对引物序列,确保实验不出现假阳性现象。通过实验进一步筛选,挑出适宜的PCR检测体系的引物NTF1/ NTR1、NTF1/NTR2、NTF2/NTR2、NTF3/NTR2四对,克隆测序检测扩增片段,证明所检测到的植原体均符合预测结果,并均属于枣疯病植原体的16S rDNA片段,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通过对枣疯病植原体总DNA稀释10-50倍,发现总DNA浓度在该范围内对该检测体系几乎没有影响,说明检测的灵敏性比较好,可以很好地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检测。
   3.利用建立起来的枣疯病植原体PCR检测体系,对在新疆采集的梨枣,灰枣,金丝小枣,冬枣和骏枣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喀什地区采集的有枣疯病症状的骏枣样品中存在有植原体,在库尔勒地区采集的无枣疯病症状的部分骏枣和脆枣样品中也被检测出有植原体存在。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新疆枣疯病病情进行深入的调研,搞清疆内枣树携带植原体的情况,确保枣树产业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