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牧草盲蝽捕食性研究
【6h】

牧草盲蝽捕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目 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牧草盲蝽发生概况

1.2几种重要杂食性盲蝽研究概况

1.3 取食动物对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捕食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牧草盲蝽对两种棉花害虫的捕食功能

2.1 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4小结及讨论

第三章 牧草盲蝽对两种棉花害虫的田间捕食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及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食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数据统计分析

4.3结果及分析

4.3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牧草盲蝽成虫对两种棉花害虫的捕食选择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2数据统计分析

5.3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 者 简 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L.)是危害棉花的一种重要害虫,但在田间观察到其捕食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decemlineata(Say)卵及低龄幼虫的现象;牧草盲蝽是否捕食棉田主要害虫,以及捕食效能如何并不明确。本论文以牧草盲蝽的捕食现象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牧草盲蝽对棉蚜、棉铃虫卵及一龄幼虫的室内捕食功能反应、田间罩笼条件下对两虫种群消长的控制作用、不同食性食物处理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以期明确其自然的捕食特性,为重新认识牧草盲蝽在棉田生态系统中的准确定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
  1、牧草盲蝽对棉蚜、棉铃虫卵及初孵幼虫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型,随着牧草盲蝽龄期的增加,牧草盲蝽对棉蚜、棉铃虫卵及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捕食能力逐渐上升,不同虫(龄)态捕食能力为:雌成虫>雄成虫>4龄若虫>2龄若虫,其中牧草盲蝽2龄若虫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几乎没有捕食能力。
  2、罩笼条件下,当棉蚜初始密度为10头/笼时,处理组棉蚜种群数量大于对照组,牧草盲蝽对棉蚜种群的增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差异显著,但其种群日增长率极不稳定,总体数值低于对照;棉蚜初始密度为20头/笼时,牧草盲蝽对棉蚜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处理组棉蚜种群数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棉蚜初始密度为40头/笼的处理组棉蚜种群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先低后高,其种群日增长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两者趋势一致,无明显高低之分。
  牧草盲蝽对棉铃虫卵及初孵幼虫的捕食率随着猎物初始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棉铃虫卵的初始密度为40粒/笼时盲蝽对卵的捕食能力较强,捕食率为26%,相比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捕食率(28.9%)差异不大。
  3、牧草盲蝽仅取食棉蚜表现为一次蜕皮都不能完成就死亡;取食棉蚜+豆角的盲蝽各若虫龄期较仅取食豆角盲蝽若虫龄期短,但无显著差异;取食棉蚜+豆角的盲蝽若虫存活率明显低于仅取食豆角的牧草盲蝽若虫存活率。牧草盲蝽仅取食棉铃虫卵可以完成整个生长发育,且整个若虫期短于仅取食豆角的盲蝽;取食棉铃虫卵+豆角的牧草盲蝽若虫生长发育最快,各龄期最短,且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盲蝽若虫发育时间;取食棉铃虫卵+豆角牧草盲蝽若虫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仅取食棉铃虫卵的盲蝽若虫存活率最低。
  4、在室内选择条件下,牧草盲蝽雌雄成虫的取食喜好有略微区别,雄成虫对棉铃虫卵的喜好要高于棉蚜,而雌成虫对棉蚜的喜好要略高于棉铃虫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