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抗小鼠棘球蚴药效实验研究
【6h】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抗小鼠棘球蚴药效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药 品

2. 建立棘球蚴原头节的提取和感染动物模型

2.1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收集

2.2 感染动物模型

3. 实验设计

4 HPLC法对小鼠血液、肝脏中ABZ主要代谢产物ABZSX行定量分析

4.1 色谱条件

4.2 标准溶液及内标应用液的配制

4.3 标准曲线的制备

4.4 样品的处理

4.5 方法学考察

5. 细粒棘球蚴组织HE染色

5.1所有实验组细粒棘球蚴组织均使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5.2 棘球蚴组织切片的制备

5.3 棘球蚴组织的HE染色步骤

5.4 结果判读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棘球蚴组织大体形态观察

2.棘球蚴囊湿重及囊抑制率

3.棘球蚴组织病理改变

4. 给药10h后小鼠血液、肝脏中阿苯达唑主要代谢产物ABZSX的浓度

讨论

1. 包虫病化学治疗药物

2.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优势

3.本课题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作 者 简 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与阿苯达唑脂质体、阿苯达唑片比较,评价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Ps)经口服后治疗细粒棘球蚴(E.g)病的疗效。
  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20只,腹腔接种细粒棘球蚴,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口服ABZ-CS-MPs组、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组和口服阿苯达唑片剂组,每组20只。治疗组又按口服ABZ37.5mg/(kg·次)、75.0mg/(kg·次)、150.0mg/(kg·次)分成三个剂量组。所有小鼠饲养12周后开始灌胃给药,三次/周(每隔一天),连续治疗12周后解剖。评价药物疗效包括:E.g大体形态观察,囊湿重、囊肿抑制率,E.g病理组织改变,小鼠血液、肝脏中阿苯达唑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ABZSX)浓度。
  结果: ABZ-CS-MPs组棘球蚴囊混浊、实变或钙化程度较其他治疗组明显。各治疗组棘球蚴囊湿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ABZ-CS-MPs组囊肿抑制率较其他给药组高。棘球蚴生发层和角质层的破坏程度与血液和肝脏浓度变化较一致。ABZ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ABZSX)的药物浓度:口服ABZ-CS-MPs37.5mg/kg血浆中为(0.2857±0.0132)μg/ml,肝脏中为(0.3296±0.0571)μg/g;75mg/kg组血浆中为(0.8276±0.3914)μg/mL,肝脏中为(0.4485±0.3088)μg/g;150mg/kg组血浆中为(0.8012±0.5021)μg/mL,肝脏中为(0.4959±0.3013)μg/g。较口服阿苯达唑片后10 h37.5mg/kg血浆中为(0.2768±0.0164)μg/mL,肝脏中为(0.0416±0.0188)μg/g;75 mg/kg组血浆中为(0.3056±0.0172)μg/mL,肝脏中为(0.0713±0.0442)μg/g;150mg/kg组血浆中为(0.4000±0.0963)μg/mL,肝脏中为(0.0444±0.0326)μg/g中药物浓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较口服L-ABZ37.5mg/kg血浆中为(0.3089±0.0289)μg/mL,75mg/kg组血浆中为(0.3395±0.0315)μg/mL,150mg/kg组血浆中为(0.4274±0.1489)μg/mL,有明显的提高(p<0.05)。口服L-ABZ37.5mg/kg肝脏中为(0.1370±0.1940)μg/g,75mg/kg为(0.7815±0.4327)μg/g,150mg/kg中为(0.6298±0.3409)μg/g,与ABZ-CS-MP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可明显提高阿苯达唑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亚砜在血液及肝脏中的浓度,有望成为治疗包虫病的一种新的剂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