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研究
【6h】

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

目录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苜蓿青贮技术

1.3 植物杀菌素的应用研究

1.4 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第二章 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和霉菌毒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5.1 论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制作不同比例松针和苜蓿的混合青贮饲料,探讨松针和苜蓿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松针和苜蓿混合比例;测定混合青贮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和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变化规律,同时探讨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共4个处理,将松针和苜蓿按1:9(H1组)、3:7(H2组)、5:5(H3组)进行混合青贮,以苜蓿青贮为对照组(M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用青贮罐青贮,分别于发酵0,1,3,5,7,14,30天打开青贮罐取样。
  试验一: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分别测定青贮0,1,3,5,7,14,30天时样品的 pH值、氨态氮(NH3-N)、乳酸(LA)、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青贮的整个过程中,各试验组的 pH值和 WSC均呈下降趋势,NH3-N、LA均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在青贮7天以后 pH值呈上升趋势,LA呈下降趋势。至青贮结束时,各试验组 pH值、NH3-N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SC、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有氧稳定性分别为:M组120h,H1组356 h,H2组552h,H3组648h。与 M组相比,H1组提高了236 h,H2组提高了432 h,H3组提高了528 h。至有氧暴露8天时,三个试验组 pH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均比对照组少,且差异显著(P<0.05)。松针和苜蓿混贮的比例和青贮时间二者的交互作用对 NH3-N、有氧稳定性的 pH值和酵母菌数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酸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综合评定,3:7和5:5比例的混贮效果均较好。
  试验二: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和霉菌毒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在青贮第0,1,3,5,7,14,30天打开青贮袋取样,测定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和有氧菌群数量,及样品中黄曲霉毒素(AFT)、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及有氧菌群的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青贮7天以后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趋势;AFT、ZEN、DON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累积,三个试验组三种霉菌毒素的增加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随着松针比例的增加,乳酸菌、酵母菌、霉菌、有氧菌群数量及三种霉菌毒素累积量和增加幅度均呈下降趋势。说明松针能抑制青贮中不良微生物的生长,减少霉菌毒素的含量,增加青贮饲料的安全性。松针和苜蓿混贮的比例和青贮时间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除了有氧菌以外的所有项目均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影响(P<0.05)。
  试验三: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研究。以松针和苜蓿混贮30天时青贮饲料为底物,测定混贮饲料对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失率、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纤维素酶活等指标。结果显示:各试验组 pH、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 M组(P<0.05)。乙酸含量随着松针比例的增加而减少,H2组和 H3组显著低于 M组(P<0.05),H1组乙酸含量低于 M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丙酸含量高于 M组,且差异显著(P<0.05)。H1组纤维素酶活显著高于 M组(P<0.05),H3组纤维素酶活显著低于 M组(P<0.05)。试验组内部,H1、H2和 H3组的纤维素酶活分别为:H1组4.59(U/g),H2组2.95(U/g),H3组1.42(U/g),差异显著(P<0.05)。说明松针和苜蓿混合青贮能降低瘤胃 pH值、干物质消失率、产气量、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提高了丙酸的含量。松针和苜蓿在3:7和5:5时可降低纤维素酶活和干物质消失率,表明松针比例过高可降低纤维物质的消化利用,日粮中松针比例不宜超过10%为宜。

著录项

  • 作者

    谭秀丽;

  •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

  • 授予单位 石河子大学;
  • 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国君;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16.53;
  • 关键词

    苜蓿; 松针; 混合青贮饲料; 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