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高校食堂农产品安全的“农校对接”模式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6h】

基于高校食堂农产品安全的“农校对接”模式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开展农校对接的意义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基本概念

1.1 农产品

1.2 农产品质量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

1.4 有机农产品

1.5 无公害农产品

1.6 绿色农产品

2 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2.1 石河子市农产品生产现状

2.2 高校所在地农产品消费市场现状

2.3 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第三章 高校食堂农校对接农产品采购标准

1 制度建设

1.1 大宗物资采购计划申报与审批制度的建立

1.2 严格的采购询价制度的建立

1.3 大宗物资采购公开招标制度的建立

2 采购方法

2.1 比价采购法

2.2 厂家直购法

2.3 同种物资几家配送

2.4 大宗物资公开招标

3 采购监控体系

3.1 实地考察

3.2 采购人员轮岗

4 采购标准建立

4.1 稻米类

4.2 面粉类

4.3 豆类

4.4 家禽类

4.5 新鲜鱼类

4.6 新鲜虾类

4.7 家畜肉类

4.8 家畜内脏类

4.9 禽蛋类

4.10 叶菜类

4.11 花菜类

4.12 瓜菜类

4.13 茄果类

4.14 根菜类

4.15 地上茎蔬菜类

4.16 地下茎蔬菜类

4.17 常用干货类

4.18 豆制品类

4.19 糖制果品类

4.20 常用干果和果干类

4.21 油脂类

4.22 糖类

4.23 调味品类

第四章 农校对接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步骤

1 土豆采购

1.1 了解情况

1.2 询价采购纪要

1.3 报价情况

1.4 议定情况

1.5 采购情况

2 胡萝卜采购

2.1 了解情况

2.2 询价采购纪要

第五章 “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成效分析

1 “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利益对接制度不完善

1.2 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1.3 供求关系存在“断链”

1.4 订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 “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的运输问题

2 石河子大学实施农校对接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2.1 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程序

2.2 和校内部、外部单位合作进行采购

2.3 扩大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采农产品的规模

2.4 和新疆兄弟院校成立农校对接采购平台

2.5 增强从直采鲜活农产品进入石河子大学的加工配送能力

3 进一步高效推进农校对接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3.2 组建农产品配送市场

3.3 建立农校信息交流平台

3.4 成立主副食品集中加工中心

3.5 加强高校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引发农业生产的污染,以及农业投入品的不当使用,致使农产品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有毒大米、有毒猪肉、有毒蔬菜事件等农畜产品疫病的大量增多,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质量安全事件经常发生。而我国的高校食堂承担着大约两千万左右的大学生的日常饮食和营养摄入的责任和义务,近几年全国各地高校食堂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人员数量较多,对食品的需求量很大,但高校在食品安全工作中,除了在食品制作过程严格控制外,在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上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后勤的保障能力。
  “农校对接”的开展及普及实行,对我国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高校食堂餐饮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结合石河子大学食堂食品安全的特点,以及石河子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制定的农产品采购标准,包括制度建设、采购方法、采购监管体系、采购标准的建立等,并以土豆、胡萝卜的采购为例,说明了石河子大学在实施“农校对接”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分析了“农校对接”开展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校对接”的有效解决途径。从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者、农产品生产基地、运输等角度,阐述了开展“农校对接”的具体措施及存在推广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了“农校对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及对策,为新疆乃至全国“农校对接”的实施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