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0-2010年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成绩变化与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6h】

2000-2010年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成绩变化与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高校田径代表队是由学校的特招高水平运动员和统招运动员组成,为了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的比赛而组织的学校代表队。课余田径训练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安徽省教育委员会每四年组织一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是对各个高校田径运动员和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水平的检验。在2000-2010年10年间共计举办了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省内各高校通过积极准备比赛都展示本校的田径水平。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参赛的田径代表队的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领导为调查对象,对安徽省2000-2010年间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现状和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调查和分析。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竞技水平总体不高。2000-2010十年间安徽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无一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的运动员共计只有19人次。
   2、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年龄主要集中在19-22岁;90%的同学以统招方式入学;入学前训练基础较差,60%的同学入学前无训练经历。
   3、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训练以短期集训为主,比赛准备周期较短,寒暑假训练次数较少,大赛前无太多比赛经历。
   4、安徽省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中长跑教练员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基本合理,学历和职称完善。女子中长跑教练员全为兼职教练,肩负教学和训练双重任务,教练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有限。
   5、安徽省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经费较少,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学校对学生和教练员的补助较少。学校对教练员的训练工作量计算和比赛的奖励制度不完善。
   6、影响安徽省女子中长跑水平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包括生源因素、教练员因素,学习和训练因素以及训练经费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管理、评价因素和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