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脑电相位相关同步性研究癫痫发作的超同步放电机制
【6h】

应用脑电相位相关同步性研究癫痫发作的超同步放电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脑电采集

2.2.2脑电信号的预处理

2.2.3 Hilbert变换和互相关系数的算法

2.2.4本文脑电相位和互相关系数的获得

2.2.5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结果

3.1 TLE患者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

3.1.1临床表现

3.1.2 EEG记录

3.2脑电相位的提取结果

3.3 TLE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和统计学处理

3.3.1 TLE组和正常对照组同侧颞区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

3.3.2 TLE组和正常对照组同侧颞区每两导联间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

3.4 TLE组和正常对照组同侧两导脑电相位的最大互相关系数

3.4.1脑电相位的最大互相关系数

3.4.2最大互相关系数所在导联位置

第四章结论和讨论

4.1结论

4.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区和非病灶区脑电相位的同步关系的分析研究,为癫痫发作的超同步放电机制提供支持。 方法:研究对象为两组:颞叶癫痫组17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左侧病灶,平均年龄30.1±13.3岁;正常对照组8例,平均年龄31.8±10.1岁。应用英国Oxford公司MR-95便携式脑电记录仪记录各例两侧颞区头皮脑电,采样精度13bit,最终采样率为256Hz。每个区域分两行两列放置4个记录电极,每两个电极间间距为20mm。均选取30s的无明显各类干扰的脑电信号,每例每侧共获得7680个采样点。应用Hilbert变换提取以上脑电的相位,应用互相关方法分别计算左、右两侧颞区每个区内每两导脑电相位间的互相关系数,每个脑区共获得6个互相关系数值,在区内进行平均,得到互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和方差。计算了各例每区相位的互相关系数平均值以后,比较癫痫组和正常组左颞区(病灶区)互相关系数的差别;比较癫痫组左侧和右侧互相关系数的差别;比较癫痫组右侧(非病灶区)和正常组右侧互相关系数的差别。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0.0处理。 结果:(1)颞叶癫痫组和正常组左颞和右颞脑区每两导联间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如下:①17例患者颞叶癫痫组病灶区(左侧)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在0.801±0.056到0.853±0.079之间;17例非病灶区(右侧)的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在0.581±0.044到0.598±0.071之间;②8例正常组两侧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平均值在0.399±0.096到0.519±0.057之间。(2)各组、各区两两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的统计比较结果:①颞叶癫痫组病灶区(左侧)与正常组左侧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②以上两组间右侧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17例颞叶癫痫组病灶区(左侧)与非病灶区(右侧)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平均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④8例正常组两侧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平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3)颞叶癫痫组左颞和右颞脑区脑电相位的平均互相关系数均高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1)颞叶癫痫组左侧(病灶区)各导脑电相位的互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以上结果支持了癫痫病灶超同步放电机制。(2)颞叶癫痫组非病灶区(右侧)各导脑电相位之间的互相关系数高于正常组,但是低于癫痫病灶区(左侧)的相应值,说明癫痫非病灶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于病灶区的超同步放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