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雉尾金粉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6h】

野雉尾金粉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金粉蕨属药用植物研究概况

1简介

2化学成分

3药理活性

4临床应用

5展望

第三章实验部分

1实验仪器

2实验材料

3野雉尾金粉蕨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第四章野雉尾金粉蕨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与鉴定

1研究结果

2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3新天然产物的结构解析

4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第五章野雉尾金粉蕨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仪器材料

2抗肿瘤作用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旋鸡尾为中国蕨科金粉蕨属(Onychium)野雉尾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Thunb.)Kze.的全草,又名野鸡尾。多分布于日本、韩国以及其它一些亚洲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秦岭以南,广东以北,及山西、台湾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疔疮及外伤肿痛。 本课题在对湖北省土家族民间药物调查的基础上,选用湖北省鄂西地区土家族常用的,应用效果显著的野雉尾金粉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其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为研究内容,进行这一土家族传统药物的现代研究与开发,以研制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为目标,开展了土家族民间药物-野雉尾金粉蕨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本文以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手段,对野雉尾金粉蕨进行了提取分离,实验采用多种现代分离技术,包括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正相柱色谱、反相柱色谱、LH-20、Toyopear HW-40、中压快速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对野雉尾金粉蕨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以多种有机波谱手段,包括IR、UV、MS、<'1>H-NMR、<'13>C-NMR、<'1>H-<'1>HCOSY、<'13>C-<'1>HCOSY、HMBC、NOESY和旋光等波谱技术结合化学反应,从野雉尾金粉蕨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31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19个化合物的结构,另外12个在鉴定中。其中8个为文献未见报道新化合物,包括黄酮类,查尔酮类,香豆素等,命名为Japonicone A-F,Japonilactone A-B,还有一个为新天然产物。鉴定的已知化合物为:eriodictyol,木犀草素,butin,原儿茶酸,3,4-dihydroxy-acetophenone,咖啡酸,香草酸,对-羟基水杨醛,4,6-二甲氧基没食子酸,β-谷甾醇。 对野雉尾金粉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及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新化合物1对Hela、Bel-7402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较强,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为41.49%(30μg/ml),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率为45.87%(30μg/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