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内囊出血所致的小肠平滑肌运动节律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6h】

大鼠内囊出血所致的小肠平滑肌运动节律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1内囊出血与内囊出血模型的复制

2.内囊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3内囊出血后小肠动作电位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利钠肽与脑出血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建立大鼠内囊出血模型; 2.结合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价; 3.观察内囊出血后大鼠肠电变化,从电生理角度揭示脑出血应激条件下胃肠功能变化,为探讨应激性溃疡发病机理提供电生理学的依据; 方法: 1.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大鼠内囊出血模型:麻醉大鼠,固定于鼠脑立体定位仪上。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利用立体定位仪准确定位内囊后肢,于定位点利用牙科钻施行颅骨打孔术,断尾取血150μl,用微量注射器于内囊位置注入,建立内囊出血的大鼠模型。 2.大鼠出血前后行为学评价:在术后24小时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行为检测: 2.1.Bederson评分方法:轻抓鼠尾,提起高于桌面10cm,正常大鼠前爪伸直。1分:血肿对侧前肢回收屈曲于腹下,同侧前肢向地面伸展。2分:1分体征伴有俯卧于桌面时,从血肿侧向对侧推大鼠时阻力降低。3分:2分体征同时伴大鼠行走时向血肿对侧肢体旋转(呈追尾状)。 2.2.触须诱发前肢放置检测法:检查者手持大鼠背部皮肤使四肢悬空,将胡须刷触桌面角边缘,测试同侧前肢的活动情况:未受损者可将前肢迅速放到桌面,脑损伤时此动作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大鼠每侧受测10次,前肢触及桌面角边缘次数的百分率即为该侧得分。 3.大鼠内囊出血前后体感诱发电位的计测:利用鼠脑立体定位仪,确定大鼠下肢在大脑皮层的感觉投射区的位置,为诱发电位记录点的位置,于定位点实施颅骨打孔术,将记录电极,参考电极,接地电极及刺激电极连接好,接通RM-6240B型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分别计测大鼠内囊出血前及出血后24小时诱发电位。 4.大鼠肠电活动计测:大鼠禁食12小时,常规麻醉,沿腹部正中打开腹腔,暴露空肠,将双针状电极插于浆膜下,两电极间距离大约为2mm,接通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对照组和脑出血后24小时大鼠消化间期空肠电活动。 5.大鼠内囊出血后脑组织大体病理标本的制备及出血前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观察:内囊出血造模成功后,迅速取脑,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石蜡包埋,于内囊出血区域冠状面做脑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的改变。 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大鼠内囊出血前后的诱发电位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内囊出血组肠电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 结果: 1.大鼠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复制大鼠出血模型的行为学测试:Bederson评分:3分占34%,2分占64%;触须诱发前肢放置检测法:脑出血组,出血对侧前肢放置正确率为28%,出血同侧成功率为98%,提示内囊出血模型建立后,动物出现明显的对侧运动功能障碍。 2.通过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确定出血部位正位于内囊后肢,光镜可见血肿区域及周边部染色较浅,血肿部位脑组织充满红细胞,血肿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周围脑组织细胞间隙变大,细胞肿胀,提示有脑水肿发生。 3.比较大鼠内囊出血前与出血后24小时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内囊出血后体感诱发电位N1、P1波的峰间潜伏期较出血前延长(P<0.05),峰峰值较出血前降低(P<0.05)。 4.分析对照组与内囊出血组24小时的肠电变化,可见出血后大鼠肠电移行性复合肌电节律消失,大鼠肠电活动出现抑制或加强,表现为动作电位的减少或增加,其中加增加52.7%,减少占47.3%。 结论: 1.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及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可成功制作准确的内囊出血的动物模型。 2.SEP是评价内囊出血模型方便、经济、客观而且无创的指标。通过计测分析大鼠内囊出血前后短潜伏期SEP变化,可以对内囊出血后大鼠的神经传导通路及脑功能受损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 3.脑出血后肠电活动表现异常,主要为肠道电活动紊乱。具体为移行性复合肌电的消失,强烈电活动期(动作电位簇)的持续时间延长或缩短,即该期内的电活动的增强或抑制。该结果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对消化道平滑肌的功能活动的影响有可能通过支配消化道的神经电活动完成,最终会影响消化道的运动,伴随消化道粘膜微循环障碍,成为应激性溃疡的神经电生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