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急性脑出血条件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粘附分子的表达
【6h】

大鼠急性脑出血条件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粘附分子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继发性脑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作为机体重要的调节途径,可能在此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制作大鼠内囊出血模型,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出发,观察其在脑出血后的经时变化,总结内在规律,以探讨脑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同时拟从粘附分子——ICAM-1、VCAM-1水平阐述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这不仅让我们对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有崭新的认识,而且对于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1 实验动物及分组: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脑出血组,根据术后观察时间每组又分为3 h、6 h、12 h、24 h、48 h、72 h、7 d七个亚组;上述每个时限点,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4只,脑出血组每组6只。 2 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内囊出血模型:大鼠麻醉后,固定于鼠脑立体定位仪上。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利用立体定位仪准确定位内囊后肢,于定位点利用牙科钻施行颅骨打孔术,断尾取血100μl,用微量注射器于内囊位置注入,建立内囊出血的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3 大鼠造模后行为学评价:采用Bederson评分方法和触须诱发前肢放置检测法对大鼠进行造模后行为学评价。 4 大鼠脑组织病理标本制备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在不同时限点迅速取脑,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石蜡包埋,于内囊出血区冠状面做脑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的改变。 5 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ICAM-1、VCAM-1的表达:采用ICAM-1、VCAM-1试剂盒对脑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阳性细胞及血管表达情况并计数。 6 血液流变学检测:达到观察时限点后,麻醉大鼠,无菌操作下开胸,暴露心脏,无菌注射器自左心室采血4.5 ml,置于用肝素抗凝管中送生化室。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全血高切粘度(150s-1)、全血低切粘度(10s-1)、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比浊法测纤维蛋白原含量,离心沉淀法测红细胞压积。 7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数据结果均用x±s表示,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均采用方差分析中的SNK法,α=0.05。 结果: 1 大鼠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复制大鼠内囊出血模型的行为学测试:Bederson评分:可见出血组大鼠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躯体功能障碍的表现,均发生了2分以上的偏瘫。触须诱发前肢放置检测法:脑出血组,出血对侧前肢放置正确率为23%,出血同侧放置正确率为89%,提示内囊出血模型建立后,动物出现明显的对侧运动功能障碍。 2 通过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确定出血部位正位于内囊后肢,光镜可见血肿区域及周边部染色较浅,血肿部位脑组织充满红细胞,血肿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周围脑组织细胞间隙变大,细胞肿胀,提示有脑水肿发生。 3 ICAM-1、VCAM-1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仅见少量阳性血管,各时限点表达水平相同。出血组各时限点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血管和细胞。出血后3 h即有表达增强,24 h表达明显,72 h达高峰,此时阳性细胞和血管数量最多,而且染色均很强,持续至7 d仍有表达。 4 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出血后各参数都发生了异常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增高。全血高切粘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在24 h达高峰,至7 d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全血低切粘度在48 h达高峰,7 d时接近对照组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在出血后3 h即升高,24 h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强出现在6 h,高峰时间从12 h持续到48h,7 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在6 h升高,48 h升高最显著,并持续至72 h,7 d时有所降低。 结论: 1 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及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可成功制作大鼠内囊出血模型。 2 脑出血后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改变,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强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共同作用,导致红细胞聚集,变形能力降低,血液淤滞,脑血流量降低,微循环功能障碍,妨碍了血肿的消散吸收和缺血半暗带的转归,从而对神经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 3 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血肿周围组织大量表达,除了介导炎症反应,还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导致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